2015年02月02日04:59 来源:南方日报
在惠城区总工会声援下,工人解决了水电及吃饭问题,露出这几天少有的笑容。梁维春 摄
■上期回顾
法援律师丘旭才的出现,让谭振兴和工友们艰难的讨薪之路出现了转机。由于工厂老板没有按照调解书规定的日期支付拖欠薪资,丘旭才29日带领工人走进了惠城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立案后,查封冻结了工厂的公共财产,包括11万元的现金以及工厂机器设备,并承诺随时可以将现金划入劳动部门,由劳动部门发放给工人,查封的机器设备进入了摇珠拍卖程序。就在谭振兴和工友们以为可以立刻拿到钱之时,劳动部门的回复又让他们紧张起来。
与此同时,谭振兴和工友们的生活已经举步维艰,由于工厂停水停电,他们每天自搭炉灶靠煮方便面果腹,身上的钱所剩无几。而此时,惠城区总工会副主席邓小明打来了一个关键的电话……
邓小明这几天很忙。
眼瞅着工人们的讨薪之路一波三折,他开始四处奔波介入声援。虽然这起讨薪案件有了重大进展,但他心里清楚当前最迫切的就是先解决工人们的生活问题。
1月29日,邓小明来电告知,鉴于谭振兴的损失和困难最大,已经为他申请了2000元的补助金,同时也正和工会领导成员协商讨论为其他工人申请少许的补助金。得知这个消息,谭振兴和工友们脸上露出了短暂的笑容,“终于可以有钱吃饭了。”
工厂来电来水工会免费送盒饭
29日,奔波了一整天的谭振兴赶回工厂时已是傍晚,原本漆黑一片的超华印织厂宿舍突然灯火通明——工厂来电了。
原来,当地政府通过南方日报报道得知工厂停水停电,工人生活出现困难,于是协调供水供电部门当日为工厂通了水电,这也似乎点亮了谭振兴内心的希望。谭振兴随即打消了第二日带领工友们到政府上访的想法,他相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天上午,邓小明匆匆赶到惠城区水口街道办,进一步了解事情进展。在政府门口,邓小明正好碰到了刚填完工会补助金申请表的谭振兴。寒暄了一阵后,他告诉谭振兴,区总工会讨论后认为,其他工人的补助金并不多,不如承担大家的伙食费用,这样工人就不必饿肚子了。
谭振兴觉得这个方法更实际,于是和工友们商量后当即同意了。最初,邓小明想把工厂的饭堂给开起来,柴米油盐全由工会提供,但考虑到春节所剩时间不多,工人们待不了多久,便联系了一家饭店,每天到了饭点免费给工人们送盒饭,“这样一来,工人们也不用自己做饭了,省时省力。”
30日晚上7点,第一顿免费餐送到了工厂门口。谭振兴见状,立刻跑到宿舍楼下大声吆喝了一声:“开饭喽!”顿时,工友们三三两两从宿舍聚集到门口。
晚饭吃的是白切鸡和青菜,谭振兴和工友们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边说边笑:“半个月没开荤了,馋咧!这下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不过,作为工人代表,谭振兴边吃也边思考着,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那笔强制执行的公司财产了。
“最迫切的是让工人拿钱回家过年”
前一日,惠城区人民法院负责该案件的法官表示,强制执行的公司财产包括11万元的现金和工厂机器设备,现金可以立刻打到惠城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由其发放给工人,而机器设备交由水口法院执行拍卖。工人们本以为能够立刻拿到钱,但此事再起波澜。
31日,记者致电惠城区劳动监察大队队长曾治国,其表示,目前11万现金并未到账,要强制执行这部分现金需要法院通知并办理相关手续。此外,由于劳动部门此前处理的案件是按月分开操作,谭振兴的工伤案件也是分开处理,所以牵涉的案件实际上有好几宗,而劳动仲裁的赔偿结果是按照总数裁决的。
曾治国说,他们在等待法院是否决定并案处理,如果并案处理,那么强制执行就按照劳动仲裁总的方案,如果不并案处理,那么就会复杂不少,需要按照不同月份、不同案件来发放这笔钱。“如果法院通知我们并案处理,并且把这笔钱划入区人社局,那么只要代理律师丘旭才办理劳动部门委托执行手续后,我们就可以立刻将这笔钱发放给工人们。”
眼看春节临近,工人们越来越焦急。曾治国表示,2日将立刻和法院协商,启动执行手续。而邓小明在获知这一情况后,也表示2日将联系法院,协商启动并案处理执行手续。
邓小明心里明白,执行的公共财产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11万现金和工厂设备,但工厂设备拍卖需要一定时间,不一定在春节钱能变现,如果两部分钱要等到设备变现后统一发给工人,那么工人们可能无法在春节前拿到钱了。
邓小明说,两部分钱能够在春节前一起发放给工人当然最好,但如果春节前工厂设备还没能拍卖变现,那么区总工会将力促有关部门先把11万现金发放给工人,“现在最迫切的还是让工人们能够拿到钱回家过年。”
回家心愿:为女儿买只布娃娃
谭振兴和工友们也一刻没有停下来,这两天他们一边和法援律师丘旭才商量着如何尽快拿到钱,一边收集着工厂货款账单。谭振兴发现,1月份,工厂还有几笔货款交易记录,这部分货款和货物去了哪里至今还是一个谜。
谭振兴怀疑工厂老板存在恶意转移公司公共财产的行为,当他把这个发现告诉邓小明时,邓小明让他收集证据然后到法院立案。谭振兴被告知,这种情况要另案处理,但能否立案以及能否查到工厂其他财产则心里没底。
早上,5岁的女儿婷婷再次打来电话,问他和妈妈怎么还不回家。谭振兴安慰女儿,等工厂放假后就和妈妈一起回去。他不敢告诉家人工厂欠薪的事情,也不敢对父母提起自己的窘境。自从唯一的儿子工伤出事以后,两位老人病情加重,压力很大。
谭振兴说,等拿到钱,他回家前第一件事就是先给女儿和父母买份礼物。他答应过女儿,要给她买一只小白兔布娃娃,“女儿提了好几次,说每个人都有,就自己没有,这也是我当父亲欠她的。”
2010年,谭振兴和老婆生下女儿婷婷后,和女儿只待了半年就送回了老家让父母带。这些年,两位老人身体也不好,谭振兴成了这个家庭唯一的支柱。由于有技术能吃苦,谭振兴到了超华印织厂很快便当上了印花总管,和老婆一起每个月可以拿到一万元左右的工资。本以为生活会越来越好,但一场意外大火让他陷入了绝望。
“现在只想着能尽快拿到这笔钱回家过年,给女儿和父母带份礼物,这些年自己亏欠他们太多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抱怨也没意义,来年还要继续打拼。”说完这句话,谭振兴陷入一阵沉默。
谭振兴和工友在春节前能拿到钱回家过年吗?他的心愿又能否实现?请继续关注《谭振兴讨薪记》(四)。
南方日报记者 徐乐乐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