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2日04:57 来源:南方日报
新当选人员现场向宪法宣誓。据悉,这是东莞首次实行新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
孙俊杰 摄
甄瑞潮 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锡江 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王海清 当选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来向东 当选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南方日报讯 1月30日,为期两天半的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市会议大厦闭幕。截至1月29日,大会共收到议案42件、建议133件。
1月30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14名,超过全体代表445名的三分之二,符合法定人数。会议依法进行选举,甄瑞潮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锡江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海清当选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来向东当选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为上述新当选人员颁发证书。
随后,新当选人员现场向宪法宣誓。据悉,这是东莞首次实行新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
最后,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东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等6个决议,以及《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的议案》的表决。
第三次全体会议结束后,随即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会上,徐建华做了简短的讲话。
徐建华指出,这次会议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通过法定程序,把全年的奋斗目标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变计划为行动,化蓝图为现实。
徐建华强调,全市各级人大组织要更加坚定地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更加有为地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更加主动地推进法治东莞建设,更加充分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更加全面地加强人大自身建设。通过深刻认识和主动适应新常态,确保把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开创高水平崛起新局面。
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大会圆满闭幕。
■聚焦
“两会”热议实体商业发展,市商务局表示将走差异化路子
打造东莞特色的白领商业
经济下行及电商平台等多重压力之下,实体零售业普遍不被看好。如何唤起实体商业活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商圈成为“两会”各界关注的焦点。1月29日,东莞市商务局局长何跃沛指出,东莞商业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差,总体来看是有一定增幅的。他认为,东莞商业要区别于广深,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目前正在考虑适应白领群体商业打造的问题。
现状
线上线下融合迈出一小步
如果一定要为2014年东莞实体商业定个关键词,那么非“转型”二字莫属。
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东莞实体商业的发展也给出了一条发展路径:鼓励企业用好第三方电商,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事实上,“转型”确实已是东莞商家发展的重要路径,特别是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尝试,且小获成效。
曾经一度不被外界看好的莱蒙商业中心,经过去年一整年的深度改造,利用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方式,成功获拥10万粉丝。其总经理吴霞告诉记者,不久前还将这一运营管理经验输出,欲将塘厦塘潮都荟打造成东莞首个女性主题商场。
东莞苏宁在去年深化O2O策略,东莞区域线上销量增幅达100%。
本土零售业龙头嘉荣SPAR在布局线上商城、移动支付后,旗下微店日前也正式上线试运行,其欲通过加强基础服务最终实现O2O全渠道零售模式。
这一系列的转型,确实带来一些成效。“其实去年东莞商业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差。”何跃沛表示,零售业总体还是有增长的。
问题
缺具市场号召力的商业旗舰
然而,虽然东莞实体商业并不非外界所认为的“特别惨淡”,但仍有不少难题待解。
在“两会”高层次人才代表暨旁听人员座谈会上,东莞生态产业园管委会宣传教育文体局副局长、旁听人员熊赟指出,主城区的商业中心地位并没有因大型商业设施的开发而得到明显改善,辐射和带动功能不强。
民盟市委会在“打造新型业态商圈,促东莞消费经济的发展”的提案中也指出,东莞商圈的发展水平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和品牌效应的商业旗舰。
提案中指出,一个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其商圈聚集能力与辐射功能往往是十分完备的。纵观国内外各大都市的核心商圈,往往存在支持核心商圈形成和发展的商业旗舰,如广州天河城是天河商圈的商业旗舰。在欧美,将近60%的城市购买力是在大型购物广场实现的,大部分是集旅游、度假、娱乐的一种综合性消费。对比东莞,目前真正固定性的成规模的商业旗舰还没有出现,构建新型综合性业态商圈将是未来东莞商业发展的重心。
提案还指出,东莞大部分商圈仍以简单的“出租”模式在发展,有场地出租却缺少场地的规划和管理。某些商圈的经营者以为只要把房子盖起来租出去就完成招商任务,“没有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更不用说打造商圈独有的商业氛围和文化氛围”。
举措
基于东莞优势打造差异化商业
对于东莞实体商业发展中出现的难题,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破解。
“东莞未来的商业走向,我们也正在规划,特别是在商务局组建后,确定这一领域得走差异化路子。”何跃沛说,东莞以前在广深夹缝中求生,现在东莞商业也不能跟广深比,得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在何跃沛看来,东莞有自己独有的优势。东莞房价比广深低出一大截,待轻轨开通后,市区离广深最多半小时,这一房价优势对白领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东莞生活、广深上班,不久的将来不再只是传说。基于这一优势,将考虑打造属于东莞自己的白领商业。
吴霞也认为,在东莞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走O2O是一条突围之道。面对众多的商业大鳄,商业发展不能一味像其他大城市一样走“高大上”路线,“小而美”的定位可能更适合东莞。
何跃沛认为,万科、万达、首铸等大型商业项目不断布局东莞,这将为东莞商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东莞可提前谋划和完善商业网点的布局,加速打造一批集旅游娱乐、文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消费集聚区,促进周边城市客源的潜在消费力在东莞得到释放。
支持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
市商务局方面也指出,今年将抓住普洛斯、联想增益、京东、阿里巴巴等巨头企业落户东莞的机遇,加速推进大型商贸企业与物流仓储企业的合作对接。抓好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建设,力争在全市形成一批产业特征明显、集聚程度高、交易功能强、具有强大国际辐射能力的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结合轨道交通TOD开发,探索以空中连廊等方式促销商贸资源整合,推动中内商圈和各镇成熟商圈功能强化、布局优化,建立新型商业购销平台和物流集散中心。
接下来,在商贸流通方面,将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以深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提升城市商贸集聚效应,推动全市商业布局集聚式发展。
此外,还将加快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展销平台。市商务局指出,今年整合全市生产制造资源,支持生产制造企业利用技术改造扶持政策,发展“以销定产”及“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提高订单的响应速度和柔性制造能力。支持大麦客等开展“实体市场+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东莞产品“网上行”。
“预计再过几年,我们的商业也会像制造业一样,异军突起。”何跃沛说。
■观察
从政府工作报告
名词解释看发展
今年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PPP模式、股权众筹、创客路演、互联网工厂等新名词再次引发外界关注。
据了解,在市政府工作报告末附加名词解释的做法始于2007年。当年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市长的李毓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列出了8个名词解释。
之后,这一做法一直持续下来。直至201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名词解释每年都在10个左右,合计总数47个,而且多以政府工作部署类居多。
2012年,时任代市长的袁宝成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24个名词解释,涉及政务、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引发广泛关注。
2013年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名词解释出现最多的一年,达到30个。相比2012年,有三个明显变化。
一是继产业前沿名词外,一批重大项目也进入名词解释行列,如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中粮集团粮油食品加工园区、华为终端总部项目等;二是区域统筹“十镇一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是新一轮“莞版”探索出现,如四方联网、“一达通”商业模式等。
201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名词解释共有27个。市委市政府1号文出现在名词解释中,体现了党委政府战略部署和工作思路的一贯性与连续性。金融类名词解释比例明显提升,如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股权投资等。此外,技术改造类名词解释也开始出现,如“万台注塑机示范市”、“九大示范工程”等。
而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名词解释达29个。与此前相比,有东莞正在进行的改革探索如多证联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更有创客路演、互联网工程、异业同盟等新概念。
纵观2007年特别是2012年以来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一是金融危机后,东莞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这已经不单纯是金融危机后的倒逼转型,更是东莞的自觉行动。而且这些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从四方联网到多证联办,从“一站通”工作机制到“多证联办”,东莞实现了政府政务工作的“自我革命”。2012年,东莞还在讲“中等收入陷阱”。今年,市长袁宝成从这一概念中引申出的“城市发展陷阱”也写入了报告。东莞在危机后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的意识可见一斑。
二是东莞无论在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上,与国际接轨、与前沿接轨的印记越来越深。如果说2012年“薄膜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写入报告还让人惊讶的话,今天东莞智能手机几乎占到国内半壁江山,世界上每1000台智能手机就有177台是“东莞制造”已顺理成章。不管微软工厂搬与不搬,东莞制造转型的步伐不会减慢。金融服务业的名词更多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出东莞在制造业立市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发展,让东莞不仅有流水线上的产业配套,更有整个二三产业格局的产业链条。这将是比过去“东莞制造”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中英低碳产业园也将让东莞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拥有更多的筹码。
三是更多民智民力被集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东莞目前拥有市长经济顾问、东莞市社会建设研究院等一批非官方的智囊团。东莞市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民间创新。2012年前的名词解释中,基本上都是政府工作部署,而现在许多民间智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更多体现。如“银色人才”“慕课教育”“翻转课堂”等概念都曾在市长经济顾问咨询会上被提及。民间力量也更受重视。“速卖通”、“PPP模式”、融资租赁这些名词背后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民间资本力量,激发更多市场活力的期待。
2016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会有哪些名词解释?我们拭目以待。
历年名词解释数量
2007年 8个
2008年 10个
2009年 10个
2010年 9个
2011年 10个
2012年 24个
2013年 30个
2014年 27个
2015年 29个
AⅡ01、04版 策划:南小渭 统筹:段思午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段思午 刘慕华 靳延明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