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奥斯维辛的悲伤依然刻骨铭心

2015年02月02日04:54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奥斯维辛的悲伤依然刻骨铭心

  图为2001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安娜回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参加该营解放56周年纪念仪式时,泪流满面。资料图片

  周·重磅

  解密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

  实习生 郑潇 李强

  1月27日,波兰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旧址笼罩着悲痛的气氛。当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

  二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时间内,共有130多万人被关押,其中110多万人在集中营丧生。

  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当作屠杀工具的焚尸炉和毒气室已成历史的见证,停驻在集中营的列车也布满灰尘,但历史并不过时——在永远也不希望有新闻发生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它一直在人类内心有刻骨铭心的悲伤。

  “魔鬼”建造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

  “集中营”原本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出现的一种机构,指那些集中监禁刑事犯、政治犯、战俘或其他与社会秩序相抗衡者的大型监狱。最初,纳粹仅把大量政治反对派关押到小型集中营里。此后,作为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特务组织和军事组织“党卫队”迅速崛起。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教授李乐曾介绍,伴随着党卫队的崛起,纳粹建造了一些大型集中营,如达豪、萨克森豪森、布痕瓦尔德、弗劳森布尔格、瑙恩葛姆和拉文斯布鲁克等。

  众多集中营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建造起来,与纳粹德国扭曲的种族理论有关系。在纳粹早期的宣传片里曾有这么一段文字:“自然作出了冷酷的选择,病鸟落下来成为猫的食物,弱小的野兔被捕杀,即使在同类之间,也往往展开斗争,弱者成为强者的食物。”

  1938年底,集中营囚犯总数达到6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德国逐渐把集中营转移到东欧。举世闻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由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希姆莱于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

  1940年10月,迫使1号营囚犯建成了比克瑙2号集中营,它比1号营大几倍,是用毒气装置大规模屠杀囚犯的场所;建于1941年的莫诺维茨3号集中营含有45个分营,则是囚犯工厂。整个集中营占地达40平方公里。营内设有4套毒气室和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

  “死亡工厂”

  医生变成“撒旦”

  医生原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大夫却成为助纣为虐的恶魔。约瑟夫·门格勒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医师”,被人称为“死亡天使”。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

  门格勒负责裁决将囚犯送到毒气室杀死,或者成为强制劳动劳工,并且对集中营里的人进行残酷的人体实验。他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改良人种”试验,先后有约40万无辜生命惨死在他的手下,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他曾在活人身上接种病毒和细菌,并对他们在不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截肢和摘除器官手术。为了获得孩子的配合,他用面包和食物进行引诱,之后对其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试验。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策划者和实施者罪行罄竹难书。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计划“最后解决方案”主要策划者之一阿道夫·艾希曼负责将300万犹太人遣送到死亡集中营,被称为“死刑执行者”。他负责了将布达佩斯80多万犹太人押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

  以色列出版的《我亲历的大屠杀》是艾希曼被关押的6个月内赶写出来的日记。艾希曼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施暴的细节:“党卫军……用棉花沾上毒液,然后丢进关满犹太人的房间里,过不了多久,那些犹太人就会窒息而死,然后,他指挥士兵们把犹太人的尸体弄到露天广场的铁架子上烧毁。”

  宁静的奥斯维辛小镇变成了“人间地狱”。集中营解放时,苏联红军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他们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没运走的7.7吨头发。

  1947年7月2日,波兰国会立法把集中营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国家博物馆。美国新闻记者罗森塔尔于1958年8月在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后,发表了一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的新闻——虽然集中营里残忍的屠杀画面已成旧事,但罗森塔尔的新闻抓住了游人身处昔日“杀人工厂”的战栗和惊悚——“一些参观者……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成为专业领域内“不朽的名篇”,也为谴责纳粹残暴行径、凭吊遇难者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

  正义的审判从来不晚

  二战结束后,那些曾夺百万人之命,犯下滔天罪行的纳粹分子受到命运和历史的正义审判。

  命令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希姆莱在二战末期企图单独和英美媾和谈判,之后化装逃亡,途中被俘后自杀。

  那个被孩子们称呼为“好叔叔”的门格勒医生也受到惩罚。二战结束后,他先是使用假名隐匿在德国,然后逃亡至南美洲不同国家居住,直到意外溺死在巴西。

  不过,真正大规模惩处纳粹战犯,还是德国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审判。

  李乐曾对战后德国审判有详细的研究,据其介绍,1963年12月20日至1965年8月20日,在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举行的奥斯维辛审判使德国全国上下陷入政治、司法、道德和历史认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自省和内心拷问。在奥斯维辛审判前后长达20个月的时间内,德国媒体对审判过程,包括证人的证言进行了详尽深入的报道和评论,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创联邦德国成立后对纳粹罪犯审判报道之最。

  奥斯维辛审判对德国战后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国人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纳粹罪行再教育,并由此激发起一种在道德及良知上进行自我审判的强烈意识。但是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一些国家,认为这场最终只有很少部分人受到了正义之轮的惩罚,裁决令人失望。

  李乐曾说,有些对奥斯维辛集中营审判结果不满的国家和人士认为,从最高的政策制定者到执行者,这其中包括图书管理员、看守、厨房工作者等都要对“死亡工厂”负责。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德国一边自省,一边持续起诉与奥斯维辛集中营有关联的人员,目的是让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人员,接受正义的审判。

  2013年9月3日,德国调查纳粹罪行中央办公室负责人施瑞姆宣布,将对30名前奥斯维辛集中营看守进行起诉。在这场全国性的“追责”运动中,曾在集中营做过卫兵的93岁的奥斯卡·格勒宁受到起诉。格勒宁辩称,虽然他目睹了许多暴行,但他本人从未参与其中。

  但是起诉人发表的一份声明代表了德国政府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段不光彩历史的持续性反省。声明称“虽然格勒宁是奥斯维辛这个杀人机器中无足轻重的一员,他仍然协助从被害者身上收集财物。因此,他被指控从经济上帮助了纳粹政权,并支持了该政权系统的杀戮”。

  与格勒宁一样,即便那些自认为从未参与施暴的普通工作人员,亦不能免于被起诉的命运。今年2月19日,德国检察官发起了一项特殊行动,对30余名年龄在88岁至100岁之间的二战犯人进行了逮捕搜查,最终有3人被捕并关押。有德国媒体报道称,这是德国为了让二战屠杀罪犯接受制裁而做出的最后努力。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