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小道消息屡成真,民间组织部有多神?

李仕贵

2015年02月02日16: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所谓“民间组织部”,是对干部任用过程中在群众中传播种种“小道消息”的一种形象比喻。具体说,就是每当某个地方或者某个部门的领导发生变动之前的一段时间、甚至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正式官方准确消息没有披露之前,在民间拟变动岗位干部人选及具体变动细节早已被“消息灵通人士”所“通报”。

“奇怪”的是,正式的组织任命及人事安排,成为对“民间组织部”的一种确认。这种“怪象”由来已久,“民间组织部”管辖范围相当之大,小到县、乡、村,大到中央、省、市部委局,“民间组织部”偶或便有“小道消息”,甚至有些公开考试招聘岗位也不例外。

A. 对“民间组织部”说“不”

“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组织工作来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环境复杂、任务艰巨、考验严峻,到了对“民间组织部”说“不”的时候了。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在干部考核任用的民主化、科学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根本一条,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许多重要岗位和职务的任免和变动在酝酿和考核期间,或者说在最终确定和正式公开之前,属于党内秘密,不容置疑。

公众对领导干部变动的关心、议论,是政治民主的一种表现,也属正常。问题在于,“民间组织部”在非正常渠道对干部任用中的许多“内部情况”和“内幕细节”的公开。

从“民间组织部”消息的准确率上来看,这些“消息灵通人士”的消息绝非空穴来风,更不是出自于等闲之辈,往往都大有“来头”。这反映出我们党内干部任用机制中的一些弊端,同时也暴露出用人制度和组织纪律不够严密。

所以,这种“民间组织部”通过非正常渠道的公开,显然是与党内的组织制度和有关纪律相违背的,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至少是对干部任用严肃性的亵渎。

B.为“民间组织部”架“桥”

“民间组织部”的构成,官员、商人、工人、农民,高层、低层、被边缘层,尽在其中。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在提高,网上和坊间都有,这也算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公众之所以非常关心领导干部选任,实际上是在担心自己的利益和权益。他们清楚,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巨大作用。因此,“民间组织部”的拟任人选,往往按照群众的利益、立场和标准去议、甚至去争。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核心一条,党和人民的利益、立场和标准是一致的、统一的。

这些年来,坚持让党和人民满意,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期间也有“民间组织部”的功劳。不管是选人用人过程中的无意“跑风漏气”,还是有意“透风收集民意”,毕竟让公众顿感突然的用人在减少。通过民主的社会参与面在扩大,让“民间组织部”的声音传到决策层,可以肯定的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在缩小。

因此,从长远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严肃性,同时必须坚持干部选任的公开、公平、公正。“民间组织部”现象不容忽视,官方组织人事部门当与之架设沟通的桥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