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集体幼儿园渐被边缘化

2015年01月30日04:52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集体幼儿园渐被边缘化

东莞一些村社区的村组经济不佳,把集体办的幼儿园看成是负担。

  学

  前

  教

  育

  介于公办、民办之间的集体幼儿园,生存状态逐渐变得模糊,生存状况变得越来越困难。今年“两会”期间,东莞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引起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热议,甚至有政协委员直接指出“集体幼儿园正在被边缘化,甚至挂着集体办的名字,实质是民办幼儿园”。

  政协委员冯炳强呼吁说,要给予集体办幼儿园一个生存空间,保证集体办幼儿园能合理生存,提高集体办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减轻全市的幼教压力。

  集体幼儿园成教育体制改革盲点

  1月27日,在政协教育体育讨论小组上,来自厚街的政协委员陈晓文说,一直以来,东莞公办幼儿园较少,只能想办法来弥补。在上世纪90年代,教育部门鼓励村集体办幼儿园,一下子涌现了很多集体办的幼儿园,而进入新世纪之后,教育部门又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幼儿园,一下子又涌现了很多民办幼儿园。

  陈晓文说,东莞一些村社区的村组经济不好,把集体办幼儿园看成是一个负担。因此,这些村集体投入到幼儿园的资金就少了,进而造成很多集体幼儿园的教师收入较低,税后工资才2000元左右,造成教师流失。

  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近年来很多村社区正在“卸包袱”,把集体幼儿园承包出去,变成民办幼儿园。然而,这些幼儿园变成了民办幼儿园,但还挂着集体幼儿园的名字,而且一租就是30年,什么时候才能收回呢?

  陈晓文忧心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曾在相当长时间内,东莞村集体办学被视作村民的一种福利,解决了很多户籍人口子女的入学需求。当时,村集体办学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校。

  2007年起,东莞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由市镇村三级办学管理转为市镇统筹办学、二级管理,正式取消了村级办中小学。其中,初中由市、镇街共管,市财政承担九成办学经费,小学由镇街统一管理,办学经费由镇街政府承担,而集体办幼儿园没有进行改革,依然由村集体主办。

  随着民办幼儿园的兴起、经济形势变得复杂,集体办幼儿园逐渐走向边缘,甚至被忽视了。

  集体幼儿园生存变得困难

  政协委员冯炳强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加强东莞集体办幼儿园的管理与扶持”的提案,关注集体办幼儿园的生存困境。他认为,现全东莞幼儿园有841多家,其中公办幼儿园约40家,集体办幼儿园越来越少,其余全是民办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有财政支持,而民办幼儿园的收费相对自由,完全按照市场经济“上不封顶”,只要到物价局备个案就可以实行高额收费。

  然而,集体办幼儿园的收费却有所限制,以一间“东莞市一级园”的集体办幼儿园为例,现在的收费标准为保教费每生每月550元,幼儿园的收入根本不够正常开支,只能非正常压缩开支,又靠生源增加收入,这样就造成了很多集体办幼儿园班级人数严重超标。

  管理的不同口径,造成了集体幼儿园存在发展瓶颈,进而造成幼师待遇低,师资不稳定。

  冯炳强认为,对于集体办幼儿园来说,由于大部分社区实现了村改居,以前社区的所有资产资金均纳入了经济联合社管理,对幼儿园的投入大幅减少,幼师的工资一般都靠幼儿园自筹。因此,在教育、物价部门的种种约束下,集体幼儿园的幼师工资已经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其他的福利待遇、学习培训。集体幼儿园往往在培养出一名好幼师后,由于工资待遇差他们又跳槽到公办园和民办园,集体办幼儿园成了幼师培养基地。优质师资的流失,又直接影响了集体办幼儿园的发展和稳定。

  公办幼儿园的替补生力军

  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和2013年,东莞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项目,共新增15所公办(集体办)幼儿园。目前全市有13个镇街办两所以上镇公办幼儿园。

  即便如此,东莞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依然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那么,集体幼儿园应该如何发展,发挥什么作用呢?

  冯炳强建议说,集体办幼儿园一般地处社区内,当地居民群众的幼儿入学非常便利,与公办园、民办园相比最明显的好处是接送小孩路程近,大大减轻了接送期间的公共道路压力。因此,东莞应该给予集体办幼儿园一个生存空间,保证集体办幼儿园能合理生存,提高集体办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减轻全市的幼教压力。其中,集体办幼儿园参照公办园的管理和补贴,由市、区两级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

  同时,市物价局在定价中,不要将集体办幼儿园纳入公办园定价管理体系,而将集体办幼儿园视为民办幼儿园,让集体办幼儿园按照市场经济去自行定价后备案。这样,集体办幼儿园可跻身民办园的竞争,适者生存、劣者淘汰。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