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9日05:29 来源:南方日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惠州市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了总体研究和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惠州。当前,惠州正处于加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呈现加快发展的特点。
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农民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个事实是,临近农历新年,“农民工讨薪”就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惠州在推进依法治市过程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法治创新手段,帮助农民工通过合法渠道低成本讨薪,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基层社会治理话题。
记者通过跟踪一位农民谭振兴以及他的工友的讨薪过程,了解其中遇到的难题。结合相关部门举措,展现农民工在讨薪过程中的法治实践,帮助推动农民工讨薪工作。今日推出首篇《谭振兴讨薪记》(一),敬请关注。
临近农历新年,28岁的谭振兴还是一筹莫展。
28日一大早,谭振兴5岁的女儿婷婷从湖南老家打来电话,问他和妈妈什么时候回家。他一时语塞,只是安慰女儿“快了,快了。”
在惠城区水口街道超华印织厂里,和谭振兴一起犯愁的还有23位工友,他们大多来自湖南、四川。由于厂里连续半年没发工资,工友一直在工厂宿舍里焦急地等待。
他们现在只有两个心愿:一是拿到老板欠他们的工资,二是拿到钱后立刻回家过年。
老板停业数十名工人奔波讨薪
趴在宿舍楼道栏杆上,谭振兴和工友显得无所事事,他们在等待惠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书。“有了这个裁决,老板支付我们的工资情况也许就有盼头了。”
从去年8月开始,工厂由于经营不佳,开始陆续拖欠工人工资。这引起了40多位工人的不满,甚至一度罢工,于是开始不断向老板催促。起初,老板为了不影响生产,偶尔给每个人发几百元,以安抚工人的情绪。但12月以后,工厂生产、日常运作都变得难以为继,甚至饭堂买油买米都成了问题。
眼看到了年末,工人开始着急被拖欠的工资。但每次催促老板,得到的都是“再想想办法。”的回复。无奈之下,谭振兴和工友开始寻找劳动保障部门维权。劳动保障部门核实处理后,给工厂下发了整改指令书。工厂在这期间给工人们发了6月份拖欠的工资,并承诺以后按规定准时发放工人工资。
到目前为止,工厂已经欠了大部分工人半年的工资,金额超过70万元。劳动部门又多次下达整改指令书,但此时老板已经不接听工人的电话了。经过多次协商,老板最终同意进行劳动仲裁。但仲裁裁定结果没下来,谭振兴和工友只能等待,而此时大家生活已经出现困难。
记者28日来到超华印织厂看到,工厂已经全部停产,院子和厂房里到处摆放着杂物、垃圾。最让工人难受的是,此时工厂已经停水停电,于是大家不得不在工厂角落里自己生火煮饭,筹钱生活。
劳动裁决工人担心老板拒不支付
除了被拖欠工资之外,谭振兴的情况比别的工友更加特殊。
去年5月8日下午6时左右,谭振兴准备到厂房关掉机器下班。在他准备拉下电闸的一瞬间,机器突然着火。由于工厂属于印染行业,不少化学原料和织布让火势一下蔓延开来。
一眨眼的功夫,谭振兴全身也被火点着。好在及时抢救,谭振兴最终活了下来,但全身已经烧伤严重,被鉴定为八级烧伤。因此,谭振兴在正常工资被拖欠之外,还和用工方存在着工伤赔偿的纠纷。
尽管治疗期间,老板支付了医疗费,但由于春节后要立刻动植皮手术,这让谭振兴对医疗费感到力不从心。
2011年,新婚不久的谭振兴在朋友推荐下,来到现在的厂里打工。他带着老婆准备在外一起打拼,对未来满怀憧憬。进厂后的几年,他一直觉得这份工作不错,每个月可以拿到六七千元的工资。
夫妻两人生活很节俭,每个月的一大半要寄回家给父母和女儿做生活费。他们甚至想着,等再干几年,积点钱,回老家开个小店,“孩子大了,父母不在身边不好。”但出事后将这一切彻底改变。
正当谭振兴和工友犯愁时,仲裁部门的调解书28日下来了。根据惠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送达回证,裁定共有47人与用工方发生劳资纠纷,裁决用工方向这些工人支付所欠劳动报酬共计720318元,支付补偿金931350元。委员会立案受理后组成仲裁庭,拟于2月6日开庭审理。这份调解书上,老板和工人均同意裁定并签了字。
正当大家以为事情有眉目的时候,一位工友突然提出,“要是老板拒不支付怎么办?”谭振兴一下子被泼了一盆冷水,“我们都是法盲,不懂法,如果真的是这样该怎么办啊?”
喜出望外工会派来维权律师
而在谭振兴和工友收到仲裁部门调解书之前,惠城区总工会也留意到这起劳资纠纷案件,并在了解初步情况后开始介入。当日上午,惠城区总工会副主席邓小明来到工厂,随同他一起来的还有惠城区总工会律师事务团的法律顾问丘旭才。
工会相关负责人以及律师的到来,让谭振兴和工友很激动。大家围着邓小明和丘旭才满口感谢,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出主意。
“工资表在哪里?”邓小明一进门就抛出这个问题。谭振兴被这一问慌了神,他不知道要工资表做什么。作为工人代表,谭振兴也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只知道“老板还钱,天经地义”。
好在有工友保留了这个凭证,折腾了一阵,工资表最终拿到了邓小明的眼前。“嗯,这就好,有了这个我们就有了拖欠工资的直接证据,对下一步问题解决很有帮助。”
此时,丘旭才接过话说,还有一个关键是拿到仲裁委员会的调解书,如果最终赔偿标准定了之后老板不执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还是要看具体情况。丘旭才不仅是律师,同时是水口街道办司法所所长,处理此类案件经验较丰富。邓小明告诉谭振兴,惠城区总工会这次特别派出丘旭才作为他们的法援人员,全力帮助他们讨薪。
谭振兴和工友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连连与他们握手致谢。
丘旭才和谭振兴以及其他几位工人代表约定,29日将查看调解书以及相关材料,然后给他们提供意见和帮助。
丘旭才的出现能够帮助谭振兴和工友讨回薪资吗?请继续关注明日《谭振兴讨薪记》(二)。
南方日报记者 徐乐乐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