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8日05:13 来源:南方日报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的雪乡,因《爸爸去哪儿》和《智取威虎山》名声大震,但是系列管理和服务跟不上招来了游客的吐槽。新华社发
圆桌会议
“雪乡”一直是冬季旅游的热门地点,而随着最新电影《智取威虎山》的热映,那片林海雪原更让人神往。雪乡,无疑是雪白冰清的代名词。但最近发生的事情,却让白雪覆盖上了一层黑影。近日,有网友通过亲身经历,总结出了冬季雪乡旅游的三宗“罪”:第一宗,涨价无底线,一个普通的土炕标间一晚价格飙升至3200元;第二宗,粗暴经营,消费过程中多问一句就要把你“轰出去”;第三宗,无赖经营,到处收费,甚至一个视野不错的土坡也要立个牌子:此景收费。人们不禁要问:如此纯净的冰雪之乡为何会出现如此霸道黑心的行径?这是特殊个案,还是代表了某一层面的共性?
本期嘉宾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所长 庄伟光
广东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 周志红
游客 张欣怡
本期主持人
南方日报记者 向杰
实习生 曹岷
利益驱使导致乱象丛生
主持人:对于雪乡“天价消费”,您怎么看?
庄伟光:当前国内整个旅游发展环境没有实现规范化,旅游从业者常常出现一些背离旅游本质、过度追求短期商业利益的现象。而一些管理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与经营参与者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当需要将他们之间的利益和行为做一些规范和调整的时候,管理部门往往为了追求变相的经济利益,对企业的规范不到位,给不法商贩以可乘之机。尤其是当一些稀缺的旅游资源被某些人垄断的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乱象就更容易出现了。
周志红:雪乡的收费乱象一方面说明当地的村民、旅游开发者非常短视的思维。乱收费这种情况经过广泛报道之后,肯定会对景区的口碑、形象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让游客望而生畏。另一方面也说明旅游管理部门或者景区物价部门不作为,没有对物价及时进行监管,导致价格完全偏离价值。第三个方面,产生这种现象与村民的短视密切相关,需要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教育、督导和监管。
张欣怡:雪乡的“天价消费”我认为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可能因为近期《爸爸去哪儿》和《智取威虎山》的热映,让雪乡为大众熟知,雪乡游是今年冬天的一个热点,这可能让之前名气没那么大的雪乡有点措手不及,不管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雪乡旅游经营者,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导致了供需不平衡,再加上一些“黑心”店家的出现,让“天价消费”在近期频频出现,我觉得在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之后,经过整顿,这种离谱的“天价消费”将会消失。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主持人:一般出现这种天价消费的情况一般都是属于乡村旅游,那么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是否也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
庄伟光:乡村旅游是国家旅游发展的另一片蓝海,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据我所知,国内广阔的乡村旅游产业属于集体所有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乡村旅游资源通过承包的方式进入私人手中,变成民营的形式。政府的主导和民营资本的参与使得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利益空间越来越大,但民营企业要攫取更高的商业利益,对资本的要求往往没有国有企业那么高,也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散户和小户随处可见,他们在经营的过程中,往往打政策的擦边球,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社会责任。
周志红:从发展趋势来看,乡村旅游肯定越来越火爆,但对于乡村旅游的规划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尤其是对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他们很多都是农民或者当地的居民,他们的经营服务和市场资本意识还很欠缺,这种意识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对乡村旅游产品标准进行规范,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培训和引导等等。
张欣怡:我本人也是非常向往乡村的,它带给我们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和无污染的蔬菜,在景区里,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为了谋求生计,手工制作的一些小工艺品,价格低廉,常常让我非常感动。但是不规范的行为也蛮多,服务质量差,物价较高,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公厕、便利超市等,都给游客带来不好的印象。
发展旅游不是一锤子买卖
主持人:对海南来说,冬季也曾是其旅游旺季,但由于海南三亚漫天要价,导致游客对其评价极差,对此,东北雪乡有什么需要吸取的教训?
庄伟光:中国南北幅员辽阔,旅游资源差异蛮大,我们现在常说交换旅游,南方人到北方去,北方人到南方去,这种互换旅游是改革开放带给百姓的红利。但是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带来旅游休闲消费的增长之外,也让一些负面的思想进入百姓的头脑中,例如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应,将经济发展作为政绩进行考量,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海南、雪乡,还存在于像西双版纳、凤凰等等。政府的短视,促使经营者更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这种叠加效应导致资源过度开发,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会严重侵蚀经济发展的根基。
周志红:其实,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供需的失衡,适当提高价格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做到明码标价,同时对外公布,让游客可以自愿选择。信息的不对称,政府监管不到位,经营者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就会出现旅游乱象。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预警,采用相应的措施,控制价格水平,引导景区根据资源的价值对景区产品价格进行合理评估,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张欣怡:其实我觉得除政府要做出努力之外,游客自身也要洁身自好,不能贪图小便宜。另外也要自觉进行监督,比如遇到一些漫天要价的情况,要保留好证据,及时向物价部门举报,不能逆来顺受,助长这种不良经营行为。
漫天要价现象必须遏制
主持人:当前是东北旅游旺季,近期黑龙江旅游局一行也从北到南对其今冬旅游产品进行推介,但面对网友对于雪乡的质疑,东北尤其是雪乡接下来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扫除游客心中的阴霾,解除游客怕被“宰客”的担忧?
庄伟光:口碑形象的传播对一个旅游景点来说极为重要,一些负面形象要短时间内消除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一开始景区景点要通过自身自觉的行为来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要以满足游客需求为着力点,自己“练内功”;管理部门也要从变相的利益追逐中剥离出来,不能跟一些经济利益主体有过多的牵连,这样管理才能科学,监督才能到位;再就是通过对景区形象的营销推广,重塑景区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
周志红:首先最紧要做的,是对漫天要价宰客现象要进行强有力的遏制,从根本上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此外,负面的口碑形象已经产生,还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这一次的宣传不要再集中于描述景区的景色多么美、多么独特,而是对景区口碑的宣传,向公众说明这种天价消费只是个案,通过政府的规范整理,市场环境已经得到修正,通过这样的宣传,消除负面的影响。
张欣怡:我觉得雪乡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如果只靠劝说教育,一些小经营者可能会有侥幸心理,只有加大惩戒力度,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反馈,才能起到震慑作用,让景区经营者自觉守法,合法经营。
雪乡有待突破季节性旺季
主持人:雪乡旅游的发展确有其特殊性,它只在冬季会出现旅游旺季,旅游季节短可能也导致从业者急功近利,那么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效益之间的关系呢?
庄伟光:首先理念上要有一个颠覆性的改变,应当抛弃以单一的门票经济作为旅游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模式,要发挥旅游多元带动的作用,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将一些创意的东西融入旅游产业当中。去年国家31号文将旅游定位为事业,说明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满足百姓消费需求的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如果将旅游业作为事业这样的理念渗透到旅游发展过程中去,用理念引导行动,就不会过度追求旅游发展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能让百姓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周志红:季节性很强的产品和景区很容易让一些经营者产生先捞一笔或者一锤子买卖的想法,这就需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旺季到来之前,政府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引导,做好防范措施,加强市场监管,而不是等到旺季来临,游客到了,产生了问题了,再去规范,那时不好的形象已经产生,对景区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张欣怡:如果对旅游景区来说,时间上有限制,那么就丰富其多样性,完善休闲娱乐设施,比如在冰雪的基础上推出一些玩乐项目,在乡村游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高雅的艺术表演,让景区既有观赏性也有娱乐性,为游客提供系统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