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015年01月23日05:06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城市医院的服务,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连州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实现较大提升。

  5.7亿元“创强”推动教育发展,山区群众享受城市医疗服务,送技能助就业送资金扶创业,“一站式”服务为群众代办事项,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让贫困家庭告别住房难……一项项为民惠民措施的实施,让连州老百姓共享了发展成果。

  近年来,连州市坚持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谋划发展,通过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普惠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5.7亿元“创强”推动教育发展

  教育创强工作为连州市“十二项民生工程”之首,经费累计投入5.7亿元,全市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8个镇乡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乡)。2014年12月,连州市“教育创强”已通过省初步验收,正按照程序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审批。省督导验收专家组组长王玉学认为,连州市教育创强工作力度大、成效快、效果好,其经验做法和成绩值得肯定。

  教育创强工作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在星子镇周家岱村周联小学执教5年的肖林说:“当年我来周联小学的时候,学校操场坑坑洼洼,电教设备等什么都没有,教学、生活都非常不便。”但随着连州市开始创建省教育强市,即便身处周家岱这样偏僻的山区,教育软硬件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目前,连州的龙坪、西江、瑶安、东陂、九陂、西岸、丰阳和保安8个镇(乡)已经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乡),占全部镇(乡)总数的66.7%,剩下的4个镇(乡)中,三水乡和大路边镇也已经通过了省督前检查。

  2012年至2014年,连州新建和扩建了校舍8.75万平方米,新增校园面积6.07万平方米。全市所有公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全部接通了互联网,实现了全市互联网络“校校通”,完成全市88个教学点“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5.39%。

  山区群众享受城市医疗服务

  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连州在大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基础上,2014年加大资金投入,突出信息化建设,建成全省首个联通县镇村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实现医院间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居清远各县(市、区)第一。

  如今,居民手持健康卡,便可在连州境内的各大医院看病;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的建成,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城市医院的服务,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我长年患有鼻炎,在连州市区某医院通过检查确诊,吃了一段时间的药物之后,觉得有些好转,于是选择继续就诊。不料,当再次来到该医院的时候,却发现原先帮她看病的医生出差学习了。”居住在连州市星子镇的顾晓燕说。“有了健康卡之后,就算换了医院或医生,都不用再重新做检查,省钱省力省时,真是方便。”使用健康卡的便利,让顾晓燕由衷感叹。

  “‘一卡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方便市民。”连州市卫计局信息办主任张恩思介绍,“实现‘一卡通’之后,市民在卡里事先充有现金,就可以省去挂号、排队缴费的时间;另外,因为健康卡里面的信息在连州境内的医院是互通的,病人如果换医院就诊,还可以避免重复做检查,省去重复检查的费用。”

  据悉,连州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自2011年4月份启动,2012年12月完成建设工作并开始试运行。项目总投入2250万元,覆盖连州市53万居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9间医院(卫生院)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29间医院间的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

  送技能资金促就业创业

  记者从连州市人社局了解到,2014年该局创新工作举措,实现了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241人,城镇新增就业4695人,帮助140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2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组织城乡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5501人。

  陈兰英是连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促进全民创业就业工作的广大受益者之一。不久前,她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获取了育婴师资格,后经人社部门推荐到深圳从事家政工作,月收入超过4500元。“之前我在家乡从事文员工作,月薪仅2000元,现在工资翻了一番。”陈兰英高兴地说。

  2013年,西岸镇连正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友看到蔬菜销售市场蓬勃发展的机会,他向连州市人社局申请了20万元小额担保贴息贷款,让他成功地将蔬菜种植基地由500亩扩大到了近800亩。现在,陈爱友企业扩大发展,也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招用了200个员工。

  自2013年连州实施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以来至今,连州市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已达500万元,累计放贷金额3442.2万元,财政贴息累计134.6万元,直接扶持创业达360人,创业带动就业超过2300人。

  “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办事

  在连州农村,一些群众为了办理一个证件,不仅要坐上几个小时的车程从乡镇来到市区办理,如果遇到负责人出差或开会,可能3天都办不下一个证;也有农民为了领取一笔几百块钱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要乘坐几十公里的摩托车,到镇区取款点排队取款的麻烦经历……这些曾经的窘况都在2014年成为历史。

  2014年6月,连州建成市、镇(乡)、村(社区)三级基本社会服务网络,在12个镇(乡)都设立了社会综合服务中心,并在每个村委会设立便民点,为村民办证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村民在镇村就可以轻松办理各种事项。截至目前,镇(乡)社会综合服务中心共为群众办理事件84375件,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共为村民代办事务317422件。

  不仅如此,当前连州还在每个村委会安装不少于一台的“惠农通”,提供小额取款和转账支付等功能,让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金融业务。

  贫困家庭告别危房住上新房

  右手残疾无法正常工作的孙文斌,因为收入低,租赁的房子简陋拥挤,母亲只能寄居在亲戚家。2014年他入住南坪村公共租赁房后,每月水电费加上租赁费仅约150元,费用大大降低。“我把母亲接回家住,现在终于一家团聚了。”他开心地说。这是连州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帮助贫困家庭告别住房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连州市将住房保障工作列为民生实事的优先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安排土地,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完成南坪村公共租赁房1号楼后,2号楼2014年竣工,56套房于2014年8月分配家庭入住,新建的4号楼(7层56套)正在施工中。

  同时,连州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至今已完成改造任务2161户,目前改造建设125户,339户计划在2015年进行改造,届时全市大批贫困家庭将实现“告别危房,住上新房”的心愿。

  文/图 连州视窗记者 黄世康 通讯员 黄火记 陈良雄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