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农村金融主力军发力 践行普惠金融迎丰收

2015年01月22日05:00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农村金融主力军发力 践行普惠金融迎丰收

新兴农商银行2014年6月17日举行银企合作座谈会。资料图片

新兴农商银行信贷人员上门为农户服务。 资料图片

新兴农商银行开展金融知识业务宣传。 资料图片

  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以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为中心,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促进普惠金融建设工作赢得实绩,取得实效。

  截至2014年底,新兴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74.45亿元,各项贷款52.39亿元,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总量的42.68%和54.64%。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0.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8.27亿元,均居全县金融机构增量的首位,为农村金融主力军。

  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继续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在信贷规模从紧且社会融资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优先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14年末,新兴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0.68亿元,较年初增加8.50亿元,增幅为20.15%;小微企业余额25.30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增长19.21%。

  2014年,新兴县重点项目在新兴农商银行融资的有15户,比年初增加4户,贷款余额为4.55亿元,比年初增加4572.5万元,增幅11.17%;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融资的有4户,比年初增加2家,贷款余额8489万元,比年初增加1313万元,增幅为18.30%。

  2015年,新兴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

  创新信贷服务 构建普惠金融

  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继续积极探索和完善组织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和产品体系。一是成立了总行“三农”中心,在辖内乡镇支行设立13个分中心。二是创新“三农”信贷产品,开发了“农青宝”等七大农贷系列产品。三是探索微贷创新,结合实地调查,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公司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第三方信用评级试点,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至2014年末农民合作社“政银保”贷款已审批4户6笔共1000万元。四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分别与新兴县农业局、广东明基水产品有限公司、新兴县天堂镇粤天果蔬合作社签订了11.05亿元合作协议,为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与团县委、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农村创业青年小额贷款。五是开办商业票据业务,截至2014年末,共发放5笔贴现贷款,余额151.03万元。

  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积极构建普惠型金融。一是扩大客户授信服务人群,促进金融服务进社区。2014年新增建档(评级)农户2491户,新增授信农户2465户。至2014年末,累计建档农户8012,授信农户6177户。二是推进公示制度和阳光信贷建设。进一步实施信贷服务的透明化,分别公示“产品特色、贷款对象、贷款用途、贷款方式、办理流程以及贷款收费等内容”,作出“服务承诺”、“效率承诺”、“监督承诺”等。三是创新和完善融资产品。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整合和创新了一批服务面广、手续便捷、贴近需求、有竞争力的信贷产品,不断丰富和拓展产品线,目前拥有的各类融资产品有28种,累计发放了红色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农民创业青年贷款等共133户,贷款余额767万元。

  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四大领域,其中农林牧渔业增长较快。新增批发和零售业贷款1.96亿元、个人贷款(不含个人经营)1.79亿元、农林牧渔业贷款1.59亿元、制造业贷款1.10亿元,分别占各项新增贷款的23.73%、21.65%、19.19%、13.34%。

  年度盘点一

  创新信贷服务 构建普惠金融

  加快业务转型 提升竞争优势

  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进一步丰富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信贷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巩固和发挥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金融服务向零售银行转型。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以打造社区零售银行为目标,调整优化网点布局,发展助农取款点,提高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覆盖。2014年先后在环城中路、广东中药学校、县国税局、温氏科技园新建4处离行式自助银行。截至2014年末,新兴农商银行在全县范围共开设了27个营业网点,5个离行式自助银行,铺设助农取款服务点共81个,覆盖全县城乡。

  第二,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模式。在营业部率先试点推出夜市银行服务;积极打造“易生活。一卡通”品牌,成为全县唯一一家同时提供代收水费、电费、数字电视费、物业管理费等各项民生服务的金融机构,累计签约9000余户;推出保管箱业务,累计出租563个;全年拓展粤信通POS商户251户;推广非税业务,合作单位扩展到包括财政局、房产管理局、民政局在内的26个合作单位,全年非税业务金额为2246万元。

  第三,国际业务筹建取得一定进展,基本完成了监管部门的各项资格审批工作。已获得监管部门外汇业务资格以及即期结售汇业务资格等批复,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批准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资格即期会员。

  年度盘点二

  加快业务转型 提升竞争优势

  立足新兴本土 履行社会责任

  年度盘点三

  立足新兴本土 履行社会责任

  新兴农商银行是新兴人民自己的银行,始终立足本土,服务新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最大努力。在各项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依法纳税,年创税收连创新高,2014年缴纳各项税款达到1亿元。

  此外,新兴农商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给力地方经济与慈善事业。开展了“一元爱心捐助”、2014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捐款活动,共募捐款项34128.5元;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向新兴县新州教育基金捐赠200万元,组织员工向新兴县新州教育基金募捐款项12196元;向新兴县党内关怀基金捐赠20万元;投入100万元捐建乡村“光明路灯”工程。

  ■亮点扫描

  落实八项行动 推动普惠金融

  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以更好地服务“三农”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大力开展以“八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普惠金融建设。

  一是县级征信中心建设。目前新兴县已建成“一中心两系统”,即县征信中心及新兴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新兴县企业非银行信息查询系统。截至2014年底,新兴农商银行利用两套系统查询信用信息次数达3178次,提升信息使用率的同时,为全面掌握农户信用信息多了一个平台、增了一个窗口。

  二是信用村建设。根据新兴县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新兴农商银行积极配合县政府实现行政村100%建成信用村的目标,目前全县已建成191条信用村。截至2014年底已授信2068户,授信总额达14579万元,用信户数达1758户,用信余额达12392万元。

  三是助农取款点建设。2012年以来,新兴农商银行大力拓展助农取款服务点,并在2014年投入巨大资金对助农取款服务点服务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助农取款服务将金融支付服务渠道延伸到村一级。截至2014年底,铺设助农取款服务点共81个,基本覆盖全县12个乡镇、73个行政村,助农取款人次达73524人次笔,总交易金额2052万元,助农取款量占全辖金融机构八成左右。

  四是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目前新兴农商银行开展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主要为林权抵押贷款,截至2014年底,累计发放林权贷款3户,共计630万元。相关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大型农具抵押贷款、渔船抵押贷款,待相关土地政策以及相关使用权确权、颁证、登记、评估、流转制度落实后将相应展开。

  五是“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为落实广东省农民合作社“政银保”贷款,新兴农商银行联合县农业局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负责人座谈会,并聘请第三方资信公司对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授信调查和信用评级。目前已完成4户6笔共1000万元的农民合作社“政银保”贷款审批。

  六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新兴农商银行积极配合县妇联,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在顺利完成了第一期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合作的基础上,2014年开展了第二期合作,截至2014年底两期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79户,金额410万元,贴息资金为20.66万元。

  七是金融扶贫贷款发放。新兴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的输血和造血功能,积极推动金融扶贫工作,目前合作的金融扶贫贷款有“红色创业信贷”项目贷款、小额财政担保贴息贷款、农村创业青年小额贷款3个项目,累计发放55户共362万元。

  八是乡村金融服务站建设。金融服务站系指政府金融部门牵头,联合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村(居)委会在行政村(社区)一级建立的,为农户(居民)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机构。新兴农商银行率先做了金融服务站的前期工作,以81个助农取款点为基点,不断夯实乡村金融服务站建设。

  ■金融服务案例

  支农助小微企

  服务农村市场

  2014年新兴农商银行继续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在信贷规模从紧且社会融资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优先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4年末新兴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0.6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6.77%,涉农贷款比年初新增8.50亿元,增幅20.1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30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增幅为19.21%。

  案例一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受近期欧美经济复苏带动,新兴县不锈钢行业也逐渐恢复生产。新兴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访得知新兴县XKY彩色不锈钢有限公司由于近期签订大量的产品销售合同,需购进一批不锈钢原材料,需大量资金。经协商,该行决定贷款360万元予其购买原材料经营流动资金。

  目前该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模式,规范运作,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费用,面对市场的挑战,该公司树立了良好服务和产品的品牌意识,通过参加产品展销会等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掌握客户的需求,指导工厂开发生产更适合市场要求的新产品,实现经营模式科学,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创新产品,为加强市场竞争能力,进行稳步发展,使产品走向全球,不断进行摸索。

  案例二 农村创业青年贷款

  “农村创业青年贷款真是好,办贷效率高、利率又贴息,让我轻松上阵,生意自然无忧。”市民王先生不禁由衷感慨。

  近年来房屋装修兴旺。王先生瞄准商机,开办了一家五金商店。临近年尾,装修进入旺季,五金类需求大增,王先生深感货源不足的限制,但自有资金不足,加上其他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利率偏高甚至惜贷,王先生只能望洋兴叹。新兴农商银行通过“扫市场”发现后,向他推荐云浮市农村创业青年贷款,并根据其生产经营状况,贷款8万元以助其扩大经营,利息由农村创业青年专项贴息基金贴息。

  据新兴农商银行相关人员表示,由于利率较一般贷款优惠25%左右,使农村创业青年专项贴息基金可以满足更多的农村青年创业需求。目前此类贷款在新兴县地区已发放23户,共140万元。

  案例三 助力合作社扭亏为盈

  为应对2013年以来的畜牧低潮,新兴县某养猪专业合作社积极行动:一是降低生猪出栏量,减少亏损;二是补后期。年初猪价低迷,母猪加速淘汰,预见到猪价会见底回升,因此合作社采取补后期的策略,扩大未来生猪生产能力,但受制于抵押物,寻求多家金融机构融资而未果。

  新兴农商银行挎包经理经下乡走访探知此情后,利用新型微贷技术,摸索开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新模式,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为该合作社贷款60万元,以支持扩大生产、增加种猪数量及购买猪饲料等。目前肉猪出栏价已恢复到7-8元/斤,合作社的效益也在逐步提高、社员增收明显。

  专题撰文:赵威 陈文运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