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2日04:50 来源:南方日报
电商科研人员在研发新产品。
刘力勤 摄
20日,由广货网上行组委会组织的“广货网上行—广东媒体全省行”采访团走进东莞,探寻广东电子商务发展的区域亮点。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自2008年以来,东莞市推动了3000多家制造业企业“触网”。据业内初步统计,目前东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率已经超过了50%。跨境电商领域成绩尤其亮眼——拥有跨境电商企业3500多家,去年发送国际邮政小包1232万件,同比增长138%。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突出,2014年东莞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南方日报记者 戴双城 邓圣耀 发自东莞
策划统筹:邓红辉 肖开润 谢思佳 南小渭
全产业链条加速形成
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朝东介绍,目前,东莞内贸网商密度全国第三,外贸网商密度全国第七,网络发货量全国第二(收货量全国第七),快递业收入和网络消费者密度全国第九,成为了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最佳城市之一。
根据行业内初步统计,去年东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一半以上。根据对重点电子商务企业抽样分析,全市电子商务行业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电子商务销售企业网上销售额平均增长25%,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撮合订单数和交易额平均增长25%和40%。
事实上,东莞一直高度重视推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工作,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东莞直接推动了3000多家制造企业触网。全市电商网络经营主体已达5.4万户,其中电子商务服务类企业2000多家,主要大型第三方交易平台5个,网络经营主体总量占全省14.7%,在全省地市中排第一。
据东莞市政研室副主任陈文东介绍,目前,全市跨境电商企业达3500家,涵盖物流、支付等各个重要环节。跨境电商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全生态系统正在东莞加速形成。2014年,东莞邮政共发出国际邮政小包1232万件,同比增长138%;日均3.85万件,最高每日出货6万件,总货值约19480万美元,同比增长152%;EMS全年总货值约8000万美元。
东莞还发挥东莞制造3C、服装、鞋帽、玩具等产品需求大、易配送、更新快等优势,成功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在莞发展跨境电商。目前,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引进600家以上的企业,配套优势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
首创电商企业“免注册资金”
作为全国外贸大市,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东莞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创新,为全国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探路。
2014年4月1日,利用东莞市推动商事改革的良好契机,松山湖在全市率先正式启动电商企业集群注册试点,首开了在东莞办电商企业“免注册场地、免注册资金”的先河。
2014年7月1日,在海关总署支持下,东莞率先启用了全国统一版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成“全国第一票”跨境电商货物通关。
2014年8月28日,东莞相关企业顺利完成1008票跨境电商B2C小包的集约化阳光通关,并且按照最新推出的批量商品退税模式,成功向东莞市国税局汇总申报退税。在实施“集约化阳光通关、批量化商品退税”方面,继续先行一步。
为解决跨境包裹监管难问题,东莞还专门成立了跨境电商公共监管仓。负责人李汉强介绍,该仓位于东城科技园内,监管仓内集中了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跨境电商企业只要将需要出关的货物运到监管仓,监管仓将负责包装,海关、检验检疫可以现场抽检,抽检无误就可以直接出关,大大节约了以往从深圳和广州出关的成本。李汉强透露,监管仓第一期建设完成后,可以日处理包裹5万个左右,基本能满足东莞境内电商企业的需求。监管仓预计今年5月投入使用。
此外,东莞还启动建设全国领先的信息平台——“东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在通关、结汇、退税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