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极寒天里坚守的营林人

2015年01月22日08:22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极寒天里坚守的营林人

图为营林作业现场。

俗话说“三九四九,打骂不走。”“三九”天后,大兴安岭海拔最高的呼中区更是出现了零下45℃的超低温天气,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呼中区的林业职工们依然坚守在营林生产岗位,辛勤地工作着。

今年51岁的王开友是呼中区呼中林场副场长,在营林生产一线工作多年。2014年木材商业性采伐停止后,很多伐木生产工人转产到了营林一线,为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王开友每天都要与其他营林技术员一道深入各营林作业组跟班作业。

早上六点钟,记者来到了王开友跟班作业的仪忠森营林作业组的帐篷,大山里一片寂静,虽然天还没亮,这里却热闹了起来,王开友与作业组成员一起吃过早饭就出发了。大家用头灯、手电照亮,深一脚浅一脚穿行在茫茫林海,40分钟后到达了作业场地,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中幼林抚育就是对森林中的病腐等生长不良、无培养前途的树木进行清理。王开友告诉记者,商业采伐停止后,很多林业职工充实到营林生产中,他们大多四五十岁,生产规程不熟,对新知识了解又慢,需要经常指导督促。

“怀国忠,你这片树木太密了,回来把这个割掉……”怀国忠是原呼中林场主伐一线的汽车司机,转产后干起了营林割灌机手的工作。因角色转变,对很多技术不太了解,每天他都成为王开友的“重点关注对象”。这样的技术要求,王开友总是不断地重复着。

为了抓好营林生产,王开友先是跟着割灌机手在前面查看抚育强度,是否出现“天窗”和应采未采等现象,一会儿又要跑到归堆作业那里看枝丫堆码放得是否合乎要求。一天这样往返就要10多公里。

因为山高林密,这里的太阳总是出来很晚,都干两个多小时活了,太阳才从层层的冰雾里露出些许的阳光,而王开友和作业组成员此时却已是满头的白霜,厚实的脖套、围脖也都已摘下挂在了树枝上。

临近中午,到了午饭时间,王开友与作业组成员找来干枝丫,笼起了篝火。由于距离帐篷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中午饭是早上带来的馒头和咸菜,虽然包得很严实,也早已凉透了。他们找来树枝叉起馒头放在火上烤,就着咸菜条,渴了就嚼一把雪。一边吃着,一边与作业组长总结一上午的工作情况,哪里不足、哪里还要改进。虽然是围坐在火堆旁边,但阵阵寒风吹过,原本被汗水浸湿的棉衣后背都冻硬了,马上转身烤热后又立即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

天黑了,工人们都下了山,王开友换下湿透的棉衣、棉裤、棉鞋,挂在帐篷篷顶,这样一晚上就能烘干,不耽误明天上山。由于常年工作在山上,王开友得了风湿性关节炎,严重时疼得走不了路。老伴给他做了一个厚厚的棉裤,一天工作下来,冻得跟盔甲一样,必须靠别人帮忙才能脱下来。

这时热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是猪肉炖冻豆腐、冻白菜,还有个炒花生米,每人倒一杯小烧,大家围坐在一个由木墩和几层薄板拼凑成的简易饭桌前,聊起了家常,火辣的小烧、温馨的话语,驱散了一天的寒冷和工作的疲惫……

2014年4月1日起,大小兴安岭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呼中区有300多名采伐职工充实到了营林一线。时下正值营林生产的黄金季节,呼中区1400多名营林工人顶着严寒依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文/摄 王平 记者 刘大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