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习近平新年访贫:牵挂百姓有无真正得实惠

2015年01月22日16: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图集:习大大来看咱 我们心中暖暖哒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景玥)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云南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专家分析,中国高层基层考察的“开年路线”正指向当前中国改革的关键议题。

心系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用在点上

习近平新年首次考察为何选择鲁甸?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教授指出,习近平这次深入地震灾区云南鲁甸,一是为了救灾,二是为了扶贫。据媒体分析这是十八大以后,习近平连续第三年“新年访贫”,也是近一个月来,至少第三次谈及扶贫工作。更值得关注的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20多次的国内考察,有近十次涉及扶贫工作:阜平、定西、琼海、湘西、临沂、兰考、喀什……可见,扶贫开发工作和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是习近平心中始终的“牵挂”。

推进扶贫开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亿万贫困群众“中国梦”的实现。

“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当前扶贫攻坚的历史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

在此次考察中,习近平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高层对于扶贫工作的关切,一方面是由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紧迫,另一方面,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扭曲,潜藏着一系列社会矛盾。

亲民治国:关心老乡棉被暖不暖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自己的“民生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的着力点,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追求幸福中国的目标上来。

在此次考察过程中,习近平与百姓零距离接触,有不少瞬间温暖人心。

在甘家寨受灾群众异地过渡安置点,习近平察看了临时党支部、警务室、消防室,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群众生活保障情况。总书记走进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吃饭、补助、收入等问得十分仔细。总书记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邹体富老两口回答“暖和”。

在儿童活动室里,孩子们玩游戏、唱儿歌,脸上荡漾着笑容。习近平走到孩子们中间,牵着孩子们的手,驻足观看他们的蜡笔画,祝他们健康成长。住在这里的受灾群众听说总书记来了,纷纷跑出帐篷,簇拥到总书记身边,习近平热情同他们握手。他对大家表示,党中央始终关心着大家。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13亿多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全国各族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大家一条心,有党和政府支持,有全国人民支援,再大的坎都能迈过去。大家要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不怕灾害,不怕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他还关心坚守在重建一线的干部,“地震是一次考验,你们辛苦了。希望再接再厉,做好越冬工作,保质保量重建家园!”习大大对重建工作提出的要求就是“不能光喊口号,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定要真抓实干”,如果到2020年贫困区还是“涛声依旧”,“就谈不上全面小康”。

总书记的到来,给当地干部群众极大鼓舞。一位当地干部激动地说,明天是大寒,总书记大寒节气之前来看望灾区群众,大伙写了一首诗送给总书记:“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家万户彤彤日,十万乌蒙尽开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景玥、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