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莞城历史名物 有何鲜为人知故事

2015年01月20日05:23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莞城历史名物 有何鲜为人知故事

  南方日报讯 (记者/何建文 通讯员/刘中 叶智昌)1月17日,由东莞文史大师杨宝霖主讲的“莞城已消失的名物”专题讲座在莞城图书馆开讲。杨宝霖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回放与东莞人息息相关、又鲜为人知的历史名物的背后故事。

  当日的讲座主题为莞城历代刻书与印刷,古代的出版一般由官方、个人和私营三家主办,分别称为官刻、家刻和坊刻三类型。杨宝霖为观众介绍莞城的官刻以及家刻的内容,官刻会以《东莞县志》的各个版本为例,家刻则以《琴轩集》、《邓氏诗选》等书籍展开讲述。

  讲座伊始,杨宝霖就列举了从天顺至民国期间的7本《东莞县志》,观众从投影银幕中一睹部分仅存的《东莞县志》原貌。除了讲述当时编著的人物故事外,杨宝霖还节选了历代县志的内容与观众分享,其中一处写到“唐、宋以来,人文寝盛,士尚敦厚,农力稼穑,工不求巧,商不致远,素称易治。”从中可以看到,古时候的东莞已经是人才辈出,民风淳朴,讲究礼仪,并且有着至今都被世人所称道的务实作风。

  古代的县志还提到当其时的东莞之花及东莞之果等土产。杨宝霖从多部历史著作中追寻到莞香的源头,明代《重刻卢中丞东莞旧志》卷一《土产》记载“邑之三、四、五都皆产香,惟茶园土宜为最。”茶园为现时的茶山镇。此后,莞香的种植热潮逐步从茶山转移到大岭山,再到后来的其他镇街。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