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头、个不高,一身工作服洗得发白,脚下的大头皮鞋沾着泥点。站在记者面前的李超,很难让人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当代发明家”、“时代楷模”这些荣誉联系起来。
见记者发愣,李超一双大手伸了过来,随后彬彬有礼地招呼大伙进了他的创新工作室——一间设在工业吊车、轧钢生产线、加热炉等大型设备“丛林”中的二楼办公室。
担任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四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的李超,目光炯炯有神,言谈充满自信。参加工作25年,他从鞍钢一名普通钳工,到负责设备运行维护的技术“大拿”,再到主导完成国内外首创技术改造项目的创新“大师”,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轨迹呢?
李超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询问,却谈起了这几天的工作。前几天去中央电视台参加完“时代楷模”的节目录制,周末一回来他就去了生产线。不久前,冷轧厂连退机组的定尺设备在李超创新工作室的主导下进行设备改造,新上的废边卷曲机正处于调试阶段。“已经试生产了1000多吨,钢板成材率平均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且生产效率也有提升,”李超对目前的效果较为满意。
这条连退机组可是集中了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的生产线,但投产以来它的定尺剪边功能就经常出问题。李超团队接到任务后,一开始是对原设备进行调试、修改,时间长了李超发现,原设备的工艺设计有瑕疵,修修补补只是暂时有用,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经过对几条国内相同生产线运行情况的考察,李超大胆提出彻底改变原设计的方案,这才有了新上的这套废边卷曲机。
质疑海外名牌设备,自己动手加以调整,对李超来说已不是新鲜事。1998年5月刚刚当上设备点检员时,冷轧厂一套从欧洲进口的二手设备曾让李超犹豫不决。因运转多年,这套设备的活套段经常发生事故,每次处理都要6个小时以上。是疲于救火还是彻底根治?这个从小就爱摆弄家里电器设备的操作工反复考虑,萌生了改造设备、“拔病根”的念头。
那段时间,他天天盯住活套车寻找故障根源,测取了400多个数据,最后确定了在设备本体上改变定位机构的改进方案。连续一个月,白天在厂里工作修检设备,晚上在家里画图。靠着自己的一笔一画,他画出的30多张图纸通过了专家组论证。最终,由李超担任技术负责人的活套段改造非常成功。第一次“冒险”经历的成功,对李超是莫大激励。
从那时以来,李超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30多项,其中59项成果获厂和鞍钢集团以上奖励,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
2006年12月,李超团队破解冷轧生产线的乳液清扫难题,使得钢板表面质量提高了两个等级,累计为企业创效近5000万元。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都感叹地说,这项技术在国内外首创,“由工人发明,难能可贵!”
讲到这些创新的秘诀,李超直言“生产一线是最好的创新舞台!”“技术创新绝不只在实验室,生产现场的设备每天都在运行和变化,基层工人天天跟机器打交道,如果多观察、勤思考、经常问,就会形成很多解决难题、改良设备的办法,对科学生产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他说。
李超还总结出一套“创新要点”:经常出现故障的地方,产品没有达到用户要求或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同行对标存在的差距等,都是改进创新的重点。“说白了,创新的起点和源泉在于发现问题,而生产一线给了我们最好的机会!”他说。
李超创新工作室已经挂牌一年多,整洁明亮的室内除了各种荣誉证书,更多的是《机械设计手册》《电气工程师手册》等常用书籍,电脑里还存放有全厂设备的图纸和数据。“平时碰到难题,大家来这里查查资料、碰头磋商,多数都能快速解决。”工作室成员王杨说,这里都成会诊机器设备的前哨“指挥所”了。
如今,李超的创新工作室已经发展到了28人,最近李超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工作室打造成开放式平台。“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觉得当工人没有什么希望,其实立足现场的创新,就是最大的前途。”正因为如此,创新工作室除了不定期给工人们讲课培训外,还多了一份带动年轻人的职责。不久前,李超就给新入厂的两位大学毕业生范吉瑞和吴昊安排了额外任务——二人对工作时接触的激光焊缝机、自动打包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要在创新工作室的培训活动中向大家讲解。范吉瑞说,这种方式倒逼他们学习和观察,不过真要钻研进去,他觉得技术的世界还真是乐趣无穷!
“现在的产业工人,早就告别了‘傻大黑粗’形象,向知识、技术、创新转型!”李超说,中国经济新常态需要激发每一个人创业、创新的热情,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研究员的事,咱们普通工人、农民也都争相创新,国家和社会才会大发展。(新华网沈阳1月20日电 记者王炳坤)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