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9日03:46 来源:南方日报
老牌民校“东方明珠”曾因股东纠纷导致资金链断裂。陈奕启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少敏)东莞最早贵族学校股东变更,股权再次重组。1月16日,东方明珠学校召开教职员工大会,宣布香港津伟集团承接东方明珠学校,蒋素珍出任学校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另外,东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确认,尽管东方明珠学校的股东已经发生变更,但法定代表人尚未变化,政府托管没有结束,因为原先股东债务纠纷尚处于司法阶段。
教职工待遇有望大幅提高
东方明珠学校常务副校长苏超宣布,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教育局托管毕竟是暂时的,只要托管模式不结束,就意味着学校还没有走出困境。因此,企业家夫妇香港津伟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朱殿安和百盛公司董事长蒋素珍正式接管了东方明珠学校,因为他们对教育情有独钟,特别是近年来多次萌生办教育的梦想。
首次以东方明珠学校股东身份亮相的朱殿安说,他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希望能利用其商界、政界的资源,使学校起死回生。
以董事会董事长身份出现的蒋素珍则表示,要以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治校,大幅提高教职工待遇,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稳步改善办学硬件水平,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力争用5年时间把东方明珠学校建成东莞乃至国内名校,成为老百姓家门口最好的学校。
学费可能仍存放托管账户
对于“东方明珠学校股权重组成功”的消息,学校原股东恒辉集团子公司上方计算机科技公司的股东代理律师梁华民有不同意见。他说,东莞明珠学校股权重组成功还为时尚早,围绕该学校,还有多宗官司尚在诉讼中,诉讼结果可能还会影响学校的股权结构。
东方明珠学校新股东新闻发言人陈贤德回应说,学校的债务包括供应商欠款和原股东经济纠纷,前者已由新股东出资3000万元垫付,后者进入司法阶段,大概涉及10亿元的债务问题。新股东会尽力解决遗留的问题,但不会影响现在的格局。
对此,市教育局、沙田镇虎门港宣教文体局组成的监管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表示,托管一年来,东方明珠学校正常运转,不受股东债务纠纷的影响。由于债务纠纷尚处于司法阶段,托管组还在正常运作中,而且下一学期的学生学费,可能依然会存放在托管账户中,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东方明珠学校的股东有变更,但依然在政府托管之中,因为原股东之间尚有债务纠纷,并进入了司法阶段。只有等债务纠纷结案,学校的法定代表人进行变更,才会交给新的股东进行运营。
■链接
东方明珠债务纠纷缘起
1994年,东莞最早的贵族民办学校东方明珠学校正式创办。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东方明珠学校一直处于民办学校的领跑位置,创造了不少个第一,例如东莞最早能接收外国籍学生的民办学校,第一个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民办学校。
1999年,广东叫停民办学校“储备金”,而最初依靠教育储备金发展起来的东方明珠学校,要逐步退还家长教育储备金。
2009年,该校负责人被爆虚报财务收入达2.43亿元,接着又欠全校教师3个月工资,近300万元,而后20多名学生家长又向学校追讨“储备金”。
同年8月,东莞本土企业东莞粤盈实业投资公司开始接手该学校,控股68%,首期注资近3000万元。但因为财务状况不善,在该企业控股期间,该校又被原控股方上市公司东方纪元剥离抛弃。
2010年,粤盈实业投资公司也再度甩手退出,东莞本土企业恒辉集团正式接手,控股75%,并组建了新的董事会。
2013年12月,该校的股东再次发生债务纠纷,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由市教育局和沙田镇虎门港宣教文体局组成的监管工作组,进驻校园办公,监管资金账户。
■记者观察
莫把学校当作一门生意
除了东方明珠学校之外,去年9月,尚城学校因股东之间存在股权纠纷,造成学校几近无法正常开学。最终,当地政府也成立了监管小组和账户,使学校维持正常运转。
东莞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大市,市民多样化教育的追求,使民办学校的生源充裕,学校的办学效益不错。与外界的普遍印象不同,两所被政府托管的民办学校并非不良资产,相反是经济效益不错的学校,有的甚至每年高达数千万元的利润。
民办学校频频出现问题,并非学校办学存在问题,而是学校股东出现问题,最终拖累了学校。东方明珠就是典型的例子,三次股权重组三次股东更换,皆因原股东的出现债务危机,殃及池鱼。
更进一步讲,很多民办企业举办学校时,均会以“公益”、“回报社会”作为原因,但随着学校的发展、利润的不断提升,企业可能会忘记初始目标,开始把办学当作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追逐更多的资本。市场风云诡变,企业未必如愿,一旦出现风险,最终就会转嫁到师生身上,损坏师生利益。
因此,企业家举办学校,应该不忘初心,认识到学校不是一个创造丰厚利润企业,因为学校更是社会教育、公共服务机构,具有一定的普惠性、公益性。教育部门则要加快制定政策,健全民办教育财务监管和财务审计制度,并探索建立民办学校预警、避险和退出机制,以增强民办教育防范风险能力。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