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画坛“青苗”初长成

2015年01月17日08:15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画坛“青苗”初长成

《山的那一边》(纸本设色) 罗小颜 作

《岔口》(布面油画) 李柳燕 作

《烟云玄都观》(纸本水墨)

  张仓健 作

《古丽汗家的客人》(纸本设色)

  陈思思 作

  1月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茁壮——青苗画家2014年度汇报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作为“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简称“青苗计划”)启动后的一次阶段性成果汇报,本次展览以“茁壮”为主题,共展出200余件作品,包括中国画89件、油画74件、版画27件和水彩画32件,全面呈现了青苗画家们接受专题培育以来的创作发展面貌。展览将持续至3月9日。

  “青苗计划”是由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和广州美术学院三家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从2013年9月启动,计划旨在对从美术学院毕业生中遴选出来的青苗画家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育,将其培养成为成熟的艺术家。目前,该计划已经走过一年多的时间,课题组举办了一系列专家授课、名家走访、专题写生、备战全国美展创作观摩和评讲、市场推广等活动,青苗画家也陆续在全国各大美展中崭露头角,成绩喜人。

  “青苗计划”课题组召集人、广州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张工向记者介绍,从本次展览来看,青苗画家的作品风格、题材形式比较丰富,已经能够形成自己的创作语言。“经历了第一轮‘青苗计划’的春夏秋冬,这批优秀的年轻画家聚集在一起,以一股不服输的气概,渐渐进入观众的视野。”广州画院院长方土期待,在接下来的时间,青苗画家能藉着这一平台,在艺术上如期结出丰硕的果实。

  回顾

  “青苗”全国各大画展屡有斩获

  新年伊始,由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合作开展的“青苗计划”也即将走进第三个年头。1月9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的“茁壮——青苗画家2014年度汇报作品展”,就是对过去一年“青苗计划”阶段性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2013年9月,“青苗计划”正式启动。经过严格评选,主办方挑选出45位35岁以下的美术专业毕业生作为青苗画家。他们将接受来自三家美术机构的著名画家导师团队精心指导,完成“茁长”、“茁壮”、“茁实”三年一循环的培训周期。

  “茁壮”,是本次画展的主题,也是对青苗画家过去一年创作面貌的概括提炼。2014年,全国各大型画展中都不难看见青苗画家的身影:在“广东第五届当代油画艺术展”中,共七位青苗画家入选,其中曾曦、岳海喜的作品获得展览作品奖;而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上,国画组罗小颜的作品《山的那一边》获得进京评奖资格,同年广东省入选的进京作品才只有7张。

  《山的那一边》以四川西南凉山彝族为主题,一共刻画老、中、青、幼九幅人物头像,并按年龄将其分为四组。画面中的九双眼睛,鲜明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或纯真、或沧桑、或坚毅、或无力,将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物神髓刻画得入木三分。罗小颜向记者介绍,这幅作品是她在当地担任志愿者时所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体验,荒凉、落后的生活环境让她对人生产生了更深切的感触。“作品起名为‘山的那一边’,就是为了与我们的‘这一边’相区别。对于‘山的那一边’,我们还缺乏认识和体验。”她说。

  油画组的李柳燕,也以作品《岔口》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她的作品以刻画女性见长。其中,“曾经接触过幸福”系列油画作品,曾在2012年屡获殊荣。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郭润文认为,这组系列作品以严谨的造型能力,将女性特殊的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出画家对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失落状态的关切。

  除此以外,前年刚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陈思思,也凭借作品《古丽汗家的客人》,斩获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虽以新疆风物为主题,画家却避开了塔什库尔干壮丽而神秘的自然风光,而撷取画家方土在当地居民家中采风场面的一角,从侧面展现塔吉克族人的淳朴、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本身就是“青苗计划”的一项见证。2013年9月,“青苗计划”刚启动不久,广州画院就开展了“梦步——广州画院、青苗画家新疆采风写生”活动。陈思思、罗小颜等多位青苗画家也参与其中。而在去年由广州画院、广东美术馆、南方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山不在高——广东四大名山画卷创作”活动,也为青苗画家的培养模式带来创新。

  据了解,为备战去年全国美展,“青苗计划”课题组还特邀黎明、方土、林永康、王永等多位专家,组织了一场送评作品观摩会,对参展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在本次展览开幕式结束后,19位出席现场的专家,随即评选出18位“2014年度优秀青苗”,为今年青苗画家优秀作品进京亮相做好准备。

  展望

  美术机构可对“青苗”择优而录

  “从目前来看,青苗画家的作品风格、题材、形式都比较丰富,从他们的年龄、阅历、创作时间等方面衡量,能够形成自己的创作语言实属难得。”“青苗计划”课题组召集人、广州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张工,如此总结本次展览呈现的成果。

  “青苗计划”油画课题组召集人薛军表示,郭润文是当代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出自其门下的青苗画家也有不少,但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千篇一律地呈现出古典主义或写实主义的特征,反而都体现出个人的不同气质:“比如,李柳燕就没有停留在古典的写实主义上,她在画面上对人物进行了平面化,使人物造型和色彩都更能体现当代年轻人的追求。”

  “当然,我们希望青苗画家能通过这个平台丰富他们的创作形式,增强创作内容,赋予作品更多、更能反映社会面貌的艺术内涵,形成不仅具有个人符号的艺术语言,同样深蕴个体气质的艺术风格。”张工补充道。

  “我们希望‘青苗计划’能够培养出独立的艺术家,成为有持续发展活力的青年艺术家培训高端平台。”薛军说。由于“青苗计划”的培养对象,都是具有良好艺术功底的美院毕业生,因此,“青苗计划”开宗明义不再进行基础技法教学,而是通过创作写生、创作专题活动、作品观摩、讲座、导师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机会中,让青苗画家自行锻炼、比较和思考。

  在整合艺术界、政府、媒体和民间资源方面,“青苗计划”同样具有明显优势。去年6月底,“青苗计划”课题组与保利拍卖合作,选送了五位青苗画家的作品到小型拍卖会上“小试牛刀”。“青苗画家通过这类活动,可以多方位地了解市场、感受市场氛围,而不是简单地参与初级市场。”“青苗计划”课题组召集人方旭昌表示,参与拍卖不仅有利于外界了解青苗画家的学术与市场价值,也能让年轻人找到市场自信。

  目前,三年一届的“青苗计划”进度已经执行一半。本届计划完成后,首届青苗画家的出路令人关注。但在张工看来,预测青苗画家的未来发展,现在仍然“为时过早”。

  张工介绍,按原定计划,课题组将挑选一小部分青苗画家进入画院、美术学院等专业机构。过去,画院、美术学院通过公开招考、面试、专业测试等形式招聘专业画家的方法,对画家了解有限,而“青苗计划”则有更充分的时间考察青年画家的实力和人格修养。“当然,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还是会走向社会。”他认为,无论这些青苗画家将要进入专业机构还是进入社会,都应充分利用这三年培育期,更全面地展示和提高自己。

  据透露,“青年画家”将在今年春节前继续挺进拍卖市场。“青苗计划”课题组与广东精诚所至艺术品拍卖公司合作,在1月25日举槌的迎春拍卖会上推出青苗画家作品。张仓健、郭楚开、王健、罗小颜、吴龙强、邹孟染等人的作品都将现身于拍卖场。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林莹

  通讯员 黄久宴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