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6日05:46 来源:南方日报
■丝路故事
今年,顺德商人阿潮来到非洲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市寻找投资机会,他惊讶地发现,在这里“顺德制造”的身影比比皆是。
原来,居住在这里的顺德华侨很早之前便已经将顺德制造的家电等产品带过来销售。
事实上,不仅仅是马达加斯加,在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各个区域,只要有顺德乡亲的身影的区域,就一定会出现和“顺德制造”相关的产品。
从15世纪开始就通过古海上丝绸之路不断走向丝路沿线各国的顺德乡亲使得顺德资本先天便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着紧密的联系。
毛里求斯首位女性副总统祖籍乐从
早在宋代,顺德就以“鱼米花果之乡”闻名遐迩。明代,顺德就凭借“桑基鱼塘”的种养模式,使缫丝业迅速兴旺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缫丝业达到鼎盛期,并带动了民间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顺德因此而享有“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的美誉。
凭借强劲的产业实力,历史上,顺德乐从就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通向“海上丝绸之路”源头之一。顺德人用船将丝绸等运到广州,再通过珠江出海口,将这些产品源源不断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送至世界各地。
顺德人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不断走向世界。《顺德县志》指出,顺德人侨居异国的历史始于15世纪。乐从水藤乡一队农民乘船抵达印度,繁衍至今。清代前期起,也陆续有顺德县人出国,康熙时,有人前往马来西亚。乾隆时,有人前往越南与泰国。鸦片战争之后,顺德人出国谋生出现一个高潮。
《顺德华侨》一书就指出,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加上要向外国赔款,百姓饱受压榨,经济愈加不景。于是,顺德人出国谋生者日增。从19世纪40年代起,前往非洲和东南亚各国的顺德人络绎不绝,出现了第一次顺德人移民外国的高潮。
正因如此,人们可以看到,顺德在海外所拥有60多个顺德社团和超过50万乡亲,多数都处于海上丝绸之路所经之地。
甚至在马达加斯加,这里的华人华侨祖籍98%为顺德。在去年的马国总统大选中,路易·罗班松·理查德是第一轮得票最高的总统候选人。据介绍,理查德爷爷姓岑,是乐从沙滘北村人,上世纪30年代因家庭贫困,带着太太到海外做苦工,后到了马达加斯加定居,并生育了理查德父亲。
在毛里求斯,祖籍顺德乐从的政治家——贝勒波曾于2010年11月担任毛里求斯副总统,是毛国的首位女性副总统和执政党工党的元老。
乡亲将顺德家电带去海外
祖籍顺德乐从沙滘的陈健江是出生在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的第二代华侨,少年时代曾求学于广州、香港。在其父亲影响下,陈健江自幼对家乡感情浓厚,很喜欢回乡,每年至少回乡两次。
在马达加斯加,陈健江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制造”,他是将中国电视机出口到马岛的第一人。今天,仍有不少“顺德家电”通过他的公司登陆马岛,使顺德家电登陆马达加斯加。
初到马达加斯加,陈健江利用自己学机械自动化的专长,从事电器、农机的修理工作,后自办农场一直经营至今。他意识到马岛虽然人口不多,市场不大,但因没有工业基础,很多物资需要进口,而自己此前曾在广交会上了解到的国内农机具很适合马岛市场,于是他通过香港公司把产品发到马岛,从事进出口贸易,这在当时尚属先例。
随着顺德家电品牌的打响,以及对国内市场的深入考察,陈健江逐渐扩大贸易范围,将国内的家电产品远销到马达加斯加,而他正是出口第一批中国电视机到马达加斯加的人。他说,“在第一批电视机贸易之后,家乡的品牌——科龙电器是我当时做的第二批进出口贸易生意,顺德家电质优价廉,在当地颇受欢迎。”
不久前,马达加斯加顺德商会在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正式成立,陈健江当选首任会长。此次马达加斯加顺德商会成立之际,顺德籍商人叶中平也应邀到访塔马塔夫,对于新成立的马达加斯加顺德商会,叶中平更多的是想到了顺商精神的输出,“在马岛与多位顺德籍商人交流,他们多已经是第二、第三代,一样操着一口标准的乐从话,也都讲到了诚信的顺商精神,这也是顺德人输出到非洲的精神。”
华侨牵线“联姻”国际名城
同样位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美国与加拿大,顺德乡亲吴国宝与徐宪堂也在不断加强当地与顺德各方面的联系。
旅居美国超过50年的吴国宝如今身兼旧金山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旧金山市政府移民权益委员,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美国顺德行安堂董事等职务;徐宪堂现在则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爱民顿市顺德联谊会、顺德商会会长。
虽然两人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他们一直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顺德。如今,两人不仅经常回到家乡,更通过顺德乡亲在当地的影响力为顺德搭建资本、技术等交流的平台。
吴国宝坦言,自己多年努力收拢的社会资源是宝贵资源,比出一些钱更能发挥作用,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2008年5月,在吴国宝的帮助下,顺德与旧金山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2012年4月,在徐宪堂的推动下,顺德亦与加拿大爱民顿市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顺德与这两个城市之间就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进行了双向交流,使得顺德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帮助顺德获得了更多急需的资源。
但谁又知道,在1分钟内签署完毕的备忘录,花费了吴国宝与徐宪堂等海外顺德乡亲多少心血。顺德区外事侨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协调好双方诉求在当时是个大难题,为了能更好的完成这项任务,吴国宝在顺德与旧金山之间跑了好几个来回。
吴国宝也告诉记者,之所以旧金山的市长愿意与顺德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旅居当地的顺德人多年打下的基础有很大关系。“多年来,我们积极地参政议政,发出的建议都是能推动旧金山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这让市长愿意聆听与考虑我们的建议意见。”
徐宪堂也说出了与吴国宝类似的话语。他说,这次协议能够签署,与顺德商会在爱民顿市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首先,经济实力让我们拥有了一定话语权;其次,我们提出的建议都是务实的、公正的,让市长愿意接受建议。”
不久前,徐宪堂又回到顺德,他带来了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需求。“爱民顿在生物医药方面有很强的实力,我希望将顺德资本引入,共同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策划/统筹:王基国 刘嘉麟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刘嘉麟 罗湛贤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