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6日05:39 来源:南方日报
一天中,不少出租车把车停在五邑中医院门外等客。李梓琪 摄
近日,出租车行业垄断问题受到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多家媒体关注。有报道指出,破除出租车业垄断迫在眉睫。反观江门,出租车市场秩序整体良好,但还是出现生意清淡、打车软件不流行等现象。有专家认为,主要是受到需求少、市民认可度低等多方面的限制。
江门出租车市场秩序整体良好
江门市交通局公共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内目前共有出租车630辆,并未出现“专车”市场。交通局分别从严把准入关、加强对司机教育培训、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经营服务行为监管等三方面对出租车进行管理。定时开展出租车服务暗访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逐步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建立出租车候客通道监督长效机制,驻点汽车总站、轻轨站,对出租车候客通道进行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当场制止教育并记录在案,进行下一步的跟进处理教育;制定出租车驾驶员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违章(拒载、议价、不打表、绕路、拼客)3次及以上的驾驶员,列入到黑名单当中,并使用交通局编制的“江门市出租汽车司机信誉档案系统”,实现出租汽车企业、驾驶员、车辆数据的全市共享。故而目前江门出租车市场秩序整体良好。
出租车生意出现清淡现象
尽管出租车行业管理还算到位,但还是有司机反映,出租车生意不好做。马先生是江门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司机,他说:“白天在车站、宾馆外等客,晚上则多在KTV、酒吧外面。一天下来,选择坐出租车的人数明显开始少了,加上江门的摩托车多(摩的)、压价很厉害,出租车生意也就减少了”。他还告诉笔者,其所在公司不给员工买保险,员工利益没有保障,加上国家补贴少,所以平均每天的纯收入只有30-100元之间,偶尔生意好的时候也只有100-200元一天。
在另一家出租车公司工作的叶先生,同样吐槽生意难做。他认为,首先,各出租车公司电召号码不统一造成租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其次,江门汽车消费潜力巨大,现在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小车,这类乘车人群又失去了。
走访中,笔者还了解到,由于生意难做,很多出租车司机为了节约行车额外产生的费用,大多选择在市区内或客源较多的地方定点等客。
据交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自去年起,江门市出租车司机的平均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轻微下降,这主要是受经济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有市民反映,区内不少地方仍会发生打的较难的现象。若真等不上车的时候,他们宁愿选择坐摩托车。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即使拨号叫车,也不一定能坐上车。
传统打车方式仍为市民首选
2014年开始,互联网专车软件的不断涌现,一号专车、滴滴专车、易到用车、Uber打车等打车方式开始流行。而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江门,打车软件的使用率很低,并未出现由软件而生的“专车”行业。仅在软件使用度上,江门的情况与其他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市民认为传统打车(路上截车)比软件打车的成功率要高。
对待打车软件,出租车司机也十分被动。“除了常规的载客外,会留意手机的打车软件,但是选择性载客。如果顺路或者在附近的客人,给出的价钱合理,我就会去,路程远的就不接。”出租车司机冯先生说,打车软件在大城市很流行,有时客人会给出高价钱,但在江门,就算高价也难以填补兜路载客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目前生意已经很难,加上一来一回出现的差价难以填补,长此以往并不划算。另外,有车主反映,试过接到打车的生意,一心赶到目的地接客人,却发现乘客已经在路上截车离开,“乘客的诚信度问题,也降低了我们司机的积极性”。
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教授李卫忠分析道,总的来说,江门“专车”之所以缺乏,主要受限于需求少、监管不足、市民认可度低、推广力度不强等几方面。专车定位、服务明确,主要针对一些高档客户。像江门这样的三线城市,中高档客户有限,并且区内本地人居多,流动人口少。加上目前江门车价下行,很多家庭都赶在这时候买上新车或者选购二手车,汽车大量普及,“专车”没有生存空间。此外,专车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规范的问题,制度缺乏,管理不到位,存在真空,消费者的权益难以保障。这一系列问题也影响其在三线城市的推广,“但是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专车的逐步规范,未来应该还是会出现并且有需求,目前更多的是让三线城市的老百姓用时间去消化和接受,中间有个过程。”李梓琪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