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6日05:36 来源:南方日报
昱升卫生用品实业有限公司以“努力为宝宝智造最优质纸尿裤”为口号。图为成产场地。
15日、16日,由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40多家纸制品企业齐聚位于南海西樵的广东昱升卫生用品实业有限公司内,召开2014年度纸制品行业总结大会。
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昱升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而中国第一个纸尿裤棉芯不断裂专利发明者、全国第二家独立研发生产拉拉裤的企业与20余项专利,成为其行业地位的有力支撑。
在昱升看来,这只是其行业征途的起点。2013年,婴儿纸尿裤市场约为250亿元。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290多亿元。可以预见,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二胎逐步放开等利好政策推动下,这一行业增长速度将在未来数年时间内继续保持甚至持续走高。这一片迅猛增长的大健康蓝海,将是昱升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奋战的“沙场”。
大势研判 全国布局抢占蓝海
相比于纸尿裤,拉拉裤这一名词对许多人来说,或许还很陌生。这是3年前才在国内出现的产品,采用与纸尿裤相同的材料与构造,但可直接穿脱,而且设计上比一般的纸尿裤更贴身和有弹性,适合学会走路及开始进行排泄训练的宝宝使用。
广东昱升卫生用品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全国第二家推出这款产品的生产商。1997年,纸尿裤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看到这一产品可能的市场空间,昱升开始通过国外进口及寻找代工的方式,进入行业“试水”。经过数年的摸底及渠道铺设后,2005年,正式在南海大沥设厂,进行尿片成品的自主生产。
此后,昱升开始了迅猛的扩张:2年后,出于产品品质的考虑,昱升的业务从成品制造延伸到上游的材料生产。在之后的7年内,基于产能扩张等需求,先后在三水、狮山、及华中、华北等地设立分公司,并将总部搬迁至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西樵。
快速扩张的背后,是昱升对于婴儿纸尿裤市场必将快速增长的预判,以及基于此判断所作出的,抢占国内纸尿裤市场的全国布局。
事实也的确如此。十多年前,纸尿片刚刚进入中国之时,国际日化巨头宝洁还在为如何让中国人给自己的孩子脱下尿布、穿上纸尿裤而伤神,到如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纸尿裤行业有超过1200个品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特别是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都加入到中国纸尿裤市场的争夺战中。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纸尿裤市场规模约为117亿元,到2013年,这一市场规模已实现翻番,约为250亿元,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290多亿。与行业大势呈现统一走向的,是早已全国布局的昱升——其销售业绩以每年翻番的速度,从开始的2000万元,一路飙升过亿。
寻找上升通道 找准用户痛点推陈出新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是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昱升成功实现快速扩张的充要条件。
事实上,虽然近年来国内婴童市场增长迅猛,很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享受了市场消费能力提升带来的红利,在广告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但婴儿纸尿裤产品的变化并不大,不少品牌的产品除了价格和包装有所提升外,核心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体验几乎没有太多改善。
这种用户需求与产品质量之间的不对等,为昱升快速上升的通道:2008年,在其材料生产分公司设立一年后,他们发现婴儿纸尿裤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填充的棉芯易断裂,形成坨状物。这既不利于尿液的吸收,对婴童而言,穿戴体验也难言舒适。
另一方面,传统的纸尿裤较厚,而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天气较热,且1岁之后的婴童开始学习走路,此时厚重的纸尿裤会造成婴童不适。
针对这一情况,昱升借鉴相对卫生巾内部填充物的做法,研发棉芯不断裂、且吸收效率更高的新材料,压缩纸尿裤厚度。该新式材料在2008年正式通过国家专利申请,并引发了纸尿裤市场的一次变革——至目前,中国市场上95%的品牌纸尿裤,都使用了该使用技术。纸尿裤开始往薄型方向发展。
类似推陈出新的例子,在昱升还有很多。如在市场调研和试验中,发现部分纸尿裤存在漏尿的情况,造成该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腰围设计不够贴身。为此,昱升在纸尿裤原规格的基础上,将腰围的宽度增加一倍,长度增加两倍,有效降低了50%的漏尿几率。
“我们计划在薄型纸尿裤的方面更进一步。”昱升总经理苏艺强透露,这样一来不仅可有效降低包括原材料、包装、仓储、运输等方面的成本,更可极大提升产品体验。
上线机器人 两三年内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在昱升的生产车间,最显眼的位置,一片片纸尿裤以肉眼难以分辨的速度被生产出来,经过机器的压缩、包装后,一袋袋的纸尿裤成品在生产线的末端被“吐”出来。一名员工坐在最末端的位置,手持扫描仪将包装袋上的两个条形码扫描入电脑,装满一箱后,由另一名工人封箱,送走。
这两个条形码,一是货号,一是每一包纸尿裤独有的编码,通过这两个条码,企业可以知道这些产品最终流入哪个渠道,而消费者以及终端销售的商家,也可据此溯源,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响应。
而整条生产线上,所需要的员工只有6名:上述两名包装的员工、一名质检员、一名操作员、一名专职包装袋整理补充和一名班长。该条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1200片的纸尿裤。
这是经过自动化改造后的一条生产线。在该生产线一侧,未优化的生产线需要专门的人手进行包装入袋、封口,每条生产线多了4名左右的员工。
但这条生产线还没有达到苏艺强理想的标准。“希望是全自动的生产线,包括最终的装箱。”苏艺强表示,通过智能机器人压缩人工,是行业的大趋势。持续高企的生产工人人工成本是一方面,每增加1名生产员工,相应的管理成本、企业配套生活成本如饭堂、住宿等,都会相应增加。更重要的在于,人工犯错造成的损失,最终都将由企业买单。
“两三年后,这个行业基本上都会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了。”苏艺强透露,目前昱升正在和广州一家智能机器人制造商合作,争取尽快完成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以后一条生产线,可能只需要4到5个人就能完全运作。”
■观察眼
用产品说话
从细分市场
突破巨头封锁
2014年,中国纸尿裤市场已达到290多亿元,相比2013年的250亿元增长了16个百分点。笔者采访的数家行业内人士都不约而同地研判,这一高增速至少在未来5年内都将继续保持甚至上涨——“单独二胎”放开可能迎来的新一波生育高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口的持续增长、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都将纸尿裤的消费人群进一步往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延伸,消费人群将进一步扩大。
当前的数据是,纸尿裤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几乎100%,而在中国,普及率仅在40%左右。由此可窥得潜在的市场空间。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速上升的朝阳行业。但同时也要看到,早已“入侵”中国市场,早早打响名号的国外品牌和上市纸业公司,如帮宝适、花王、安儿乐等,早已强势占据了传统渠道,包括商场、超市、母婴及网络商城等。
如何在这些巨头的夹缝之间生存并壮大?瞄准细分市场,以产品说话,是昱升作出的思考与回答。而这个答案,也同样适用于许许多多正在崛起的中小企业。
撰文:黄艳姿
摄影:丁铨
策划:林焕辉
统筹:龚晶 赵越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