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玉
记者在长沙市一个工地围挡墙上看到了一组揭露腐败的漫画。漫画的内容多为讽刺一些官员不正当的获利行为。 这样类似的漫画一共有33幅,漫画没有署名没有日期,也不知道是何人的手笔。据悉,长沙县城管执法局广告亮化办负责人表示,由于漫画内容在表达形式上过于直接,内容过于负能量,将对内容进行重新喷涂。(1月15日 人民网 )
一幅幅漫画在墙上静静的发呆,却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官员贪污腐败的种种怪象。他们或是直抒胸臆,表达出“不听不看不解”民意之心情;或是隐藏于暗语之下,用“第三只手”表述“吃拿卡要”之嫌疑;亦或是以“视死如归”的语气讽刺“用钱开炮”之行径……
漫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列举了“四风”之弊和官场的歪风邪气,深刻地披露了贪腐影响,意在呼唤清正廉洁,小小图片是对现实的反讽,带着未来的希冀,这不是负能量,而是正向引导;而且,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辛辣味”是灵魂,因为“辣”才证明了“真”,“辣”才揭露了“狠”,“狠”才是一味“苦药”,利于作风建设向前发展。
因此,这是成功的作品,巧妙地将幽默与讽刺结合在一起,没有突兀感,毫无违和感,让人笑过之后又回味;这是成功的艺术,精心地将现实与文学融合在一起,没有胡编乱造,毫不费劲解读,让人不断咀嚼后又反思。但,就是这样的作品,却被冠以“讽刺味过浓”而“打入冷宫”,笔者疑惑,如此漫画怎么就“扶不上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和政府能直面腐败,毫不隐瞒,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才会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各级各类腐败分子。因此,“盲羊补牢”未晚,“讳疾忌医”谨忌。回到廉政漫画,地方政府为何不能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欣然接受,给民众一份信任和信心呢?相信敢于面对才能有所感触,有所感触才能有为有畏。
一幅幅“反腐漫画”更像是朵朵“玫瑰”,于墙角悄然开放,如若粗鲁摘掉,恐会被刺刺伤;唯有用民主之土培育,才会鲜艳怒放、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