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5日09:03
此文为中国文明网微信订阅号特约来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好像一条有魔力的街道,总是吸引我去走一走。即便人声鼎沸,我也一样可以内心平静。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条记录了中山八百多年城市发展历史的街道;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条曾经格外辉煌,如今一样散发勃勃生机的街道;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条交融了中山的商业与文化的街道……这一条街,山、水、城融为一体,中西、古今在这里合璧,既是老街,又有新韵。
步行街总长不过529米,西面接着岐江码头,东面延伸出去几条商业街。从岐江桥进入步行街的街头,一组古朴的人力车铜雕首先出现在眼前,它独特的造型是一名人力车夫拉着黄包车停下来,车旁一位衣着光鲜的绅士正欲上车的情景。据说雕塑是取材于一张孙科扶卢太夫人上黄包车的旧照片。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中山曾经的人和事。
街道两旁是让人赏心悦目的骑楼,仿佛是有了骑楼才有了街道一样。每间骑楼彼此相连,前店后坊,楼下商用楼上居住,浑然一体。从北方来的朋友常常会说,“我好像置身香港电影里了”,那种新奇的感觉格外强烈。同为岭南的其他城市的朋友也会诧异于这里的骑楼之精美。孙文西路上的骑楼是欧亚混杂的南洋建筑风格,每一栋骑楼的围栏都有雕花,墙壁上都会有一些浮雕,而拱形圆门和罗马式立柱,又让人联想到欧罗巴建筑风格。立柱上镶嵌着发黄的老照片,生动地诉说着老街的沧桑往事和人物春秋。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每一栋骑楼门面造型设计都与众不同,既有中式的,也有欧式的,既有古典的又有现代的,自成一格,却也和谐协调。中山人“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处世态度真正是自古有之。
顺着两旁的骑楼一路走过去,就像穿行在公共建筑的艺术走廊里。享受艺术美的同时,购物的乐趣丝毫不减。沙溪的休闲服装、大涌的牛仔服、古镇的灯饰、南头和东凤的家电、黄圃的腊味、小榄的五金……中山25个镇区的特色产品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步行街上不止是商铺、小吃店,还有一座独特的博物馆,就是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这是一家融参观、休闲、旅游、纪念为一体的全方位现代化的专题博物馆。三层楼馆紧致有趣,将中山的商业文化发展史通过各种载体展示了出来。
一脚踏进博物馆,就好像穿越到了民国。旧时大榕树、天字码头、出海航行的商船、当铺、药店、布匹店、茶庄、缸瓦店,以及耳畔声声悠长的叫卖声,让人不知今夕何年。走上二楼,郑家大屋(郑观应澳门故居)、买办“居室”、上海轮船招商局三个场景次第展开,香山买办群体形象渐渐树立。再到三楼,二三十年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建筑模型以及先施鞋部、永安果栏、新新屋顶花园和大新电梯四个场景展现眼前。对于这些历史不了解的朋友总会说,“哎,四大百货公司不是上海的吗,和中山有什么关系?”殊不知,四大百货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中山人呐!中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自古商业繁荣发达,走出了许多知名商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渊源,孙中山先生才能在日后提出“实业救国”的理念,成就他“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与作风。
短短529米步行街,看点无数,精彩纷呈。它浓缩的历史气息让人内心沉静,它淡淡的艺术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新老中山人都喜欢去这里走一走,逛一逛,它是中山城内最繁华最有代表性的老街。(中山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彭晓新)
(来源:中国文明网)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