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4日05:26 来源:南方日报
占道经营屡禁不止,让街道变得拥挤,行人和车辆“擦肩而过”。
赶圩日,在路中间摆摊的小商贩。
近日,有网友吐槽称,一到圩日连州各菜市场的街道就被各种菜摊霸占,不要说车过不了,人也寸步难行。也有读者致电本报记者称,连州的菜市场周边乱摆卖现象,已经成为市场及周边秩序管理的一大顽疾,虽然市政、城管等有关部门屡屡治理,但屡屡死灰复燃。
记者调查发现,上述情况确实存在,特别是随着连州市区人口的增加,市场周边乱摆卖现象已经对市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市容环境建设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个老大难问题根源何在?为何市场周边乱摆卖久治不愈?“马路”菜市场何日能休?
策划/统筹:黄津 文/图:连州视窗记者 梁锐呈
霸占道路乱摆卖
影响市容事故多
各种蔬菜、家禽、鱼类的摊贩“占地为营”,把菜市场街道变成“马路市场”,既影响市容又堵塞交通,引发安全事故。
近日,记者走访连州市多个市场,发现都存在乱摆卖的现象。
距离金源市场(北山市场)尚有两三百米,记者看到已经有档主将衣服、生活用品、蔬菜、水果等摆在道路两边。如此占道经营,而路上行人车辆来来往往,本来就不宽的街道变得异常拥挤。“一到上下班时间,这里根本走不了,整条路都是人,人想过过不了,车也塞着过不了。”住在市场附近的刘姨告诉记者。
记者当场就目睹了一次小小的交通意外。在金源市场周边有一个“T”字路口,路口正中有两辆三轮脚踏车摆卖着新鲜的蔬菜,往市场方向有一辆摩托车正行驶过来,相反方向刚好有一位妈妈推着一辆婴儿车在行走,本来路窄人拥挤,而且双方都边走边看两旁的摆卖,以致摩托车和婴儿车碰撞到一起。所幸速度不快,没有造成大损伤,但如果速度快些,坐在婴儿车的婴儿难免受到伤害。
记者观察多日发现,早上有很多婴儿车以及摩托车经过市场周边,小碰撞不在少数,类似的险情并不鲜见。
而在市中心市场以及周边的南门大道,更有不少流动摊贩“驻扎”,售卖蔬菜、家禽、鱼类的摊贩各自“占地为营”,让菜市场对出的人行道变成“马路菜市场”。
除道路两旁摆满菜摊子外,不少摊贩们更在道路中间自行开辟一块摆卖点,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为拥挤不堪,附近小区的车辆出入受到严重影响,行人根本无法正常通行,造成安全隐患。而不少流动摊贩所到之处,留下大量菜叶污水,成为影响市容的顽疾。
记者发现,在已经升级改造过的市场周边也存在不少乱摆卖现象。“自从升级整改后,牛墟(人民路市场)环境改善很多,现在每家档口里外干净整洁,不像以前逛一逛,满身臭了。”经常逛市场的朱阿姨告诉记者,虽说牛墟市场经过改造后干净整洁了很多,可是一到赶圩,外面还是摆满各种各样的小档。
记者随机问了一位大约五十多岁的阿姨,她是从巾峰山脚下来的,当天是四五点就起床摘菜,六点就要赶下来,要不就占不到位置。
马路市场热闹
正规市场冷清
一位蔬菜档主说,“走鬼档”不用交租,而且就在路边,买卖更方便,对正规市场生意冲击非常大。
记者走访多个市场还发现,与“马路市场”相比,市场内的正规摊位则显得冷清不少。市场内许多经营户对市场周边的乱摆卖现象怨声载道。“如今到市场内买菜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每个月的收支难以维持平衡,一些租户已经退租,将菜摊子搬到外面摆卖。”售卖蔬菜的袁姨说。
“大家都这样摆,我如果把货品摆在店里,顾客不愿走进来,生意就会很难做。”一家经营冰鲜生意的档主说,有些档主为了招揽生意还会将摊位摆在道路中间。
记者从连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了解到,目前改造过的三个市场人民路市场(牛墟)、市中心市场以及城北市场都有一片自由贸易区,可以免费或者收取少量租金给一些农民摆卖。可记者走访发现,在市场规定的自由贸易区摆卖的农民少之又少,他们认为在市场里人流量比马路外面的少,于是纷纷在马路两旁摆卖。
在牛墟市场比较靠内的一位蔬菜档主,对马路乱摆卖的现象意见很大:“走鬼档不用交租,而且就在路边,买卖更方便,对正规市场生意冲击非常大。”
■部门说法
市场小满足不了需求
建议多部门联合管制
市场周边乱摆卖现象屡禁不止,是市场的容量布局无法承受摊位数量?还是市场管理规划滞后?管理部门平时又是如何管理的呢?
记者就目前多个市场乱摆卖现象采访了城综局。该局城管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乱摆卖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城管部门也针对这现象进行多次整治,就目前比较严重的南门大道周边乱摆卖问题,城管每天早上七点半就会进行清理,但仍难根治。
同时该路段摊贩占道经营主要是因为市中心市场已经使用多年,虽经过升级整改,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到该路段经营谋生的菜农也越来越多,原有的市场容量根本容纳不了目前的市场需求,从附近乡镇来的摊贩没有地方可以摆卖只能“霸道”了。
该人员表示,从目前整个市场的情况来看,市场容量跟不上人口的发展,以及摊贩与执法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更增加了城管执法的难度,单凭城管部门的流动执法很难彻底整治好,需要多部门联合管制执法,统一规划市场,共同管理。
据了解,连州市区农贸市场有:中心市场、人民路市场、城北市场、城西市场、金源市场、巾峰市场,覆盖人群数约15万。按照现在连州的人口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上市场已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
■记者手记
治理乱摆卖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笔者经过多日走访发现,乱摆卖的小商贩均属困难弱势群体,多因不能支付市场租金,无奈选择流动摊位。
骑着三轮车卖水果的王姨告诉记者,她是下岗工人,没一技之长,家里有老有少,只能通过卖水果维持生活。她没有固定的摆卖点,看哪里人流量大,就在哪里摆,要是不小心碰到城管执法人员,就骑着三轮车离开,然后再选地点。她无奈地表示,现在三餐都不稳定,哪有多余的钱再缴纳市场的租金。
像王姨这样的小商贩很多,他们共同的愿望是希望政府能有一个区域给他们摆卖。但作为市场的正规商户则表示,如果不整治乱摆卖的商贩,那他们生意就很难做,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因为流动摊点投资少、见效快,即使被查处,损失也不大,所以才造成乱摆卖屡禁不止的局面。虽然执法部门每天清晨都进行整治,但由于小商贩与城管间形成了“游击”的状态,使得执法部门承担着多重管理压力。于是无形中形成了整治—游击—复燃—再治,循环往复,屡禁不止。
治理市场乱摆卖,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这既要体现以人为本,能为群众提供经营谋生的载体,也要实现科学合理,让市场告别脏乱差避免安全事故,方便广大群众购买。
笔者认为,每逢连州赶圩日,是否能在不影响公众出行的地方以及居民较多的地方,开辟类似“跳蚤市场”,固定时间,划定区域给流动小商贩集中经营。形成一定规模后,可以就此开设具有特色农贸商品一条街,以便市民群众可以买到便宜称心的东西,也可以让流动小商贩有地可摆。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