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高龄怀孕胎儿排畸不能少

2015年01月13日04:38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高龄怀孕胎儿排畸不能少

高龄产妇更加要注重胎儿畸形的排查。

孕期饮酒、抽烟等都很可能引发胎儿畸形。

  单独二胎政策实行后,临床中出现不少大龄孕产妇。可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岁左右,超过35岁一般不建议再妊娠,因为超过35岁卵子的质量下降,妊娠发生胎儿畸形的比例比35岁之前增加了3倍以上。

  另外,大龄妇女不孕的比例相对增加,如果要妊娠常需借助试管婴儿技术,而试管婴儿多胎的几率高,多胎会增加整个孕期孕妇和胎儿的风险。因此,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建议,大龄妇女怀孕前要到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实不适合怀孕的也不能勉强。

  ■案例

  高龄孕妈生下先天性愚型儿

  近日,41岁的阿琴又带着患有唐氏综合征(先天性愚型儿)的2岁女儿来到医院做康复治疗。3年如一日,这位坚强的母亲从没中断过对女儿的康复训练。

  阿琴一提起这个女儿就掉眼泪:当年,年近40岁的阿芳已有了一个健康的11岁儿子,却意外怀上了第二胎,舍不得打掉。由于不符合生育政策,阿琴躲到了乡下。乡下的医疗环境相对简陋,很多必要的孕期检查阿芳都没有条件做。“女儿被偷偷摸摸地生下来了,可一出娘胎就发现有问题,赶紧回到大医院检查,被确诊患有唐氏综合征,为先天性愚型儿,当时我想死的心都有了!”阿琴泣不成声。

  尽管女儿有着明显的智力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但坚强的阿琴一直带着女儿每天做康复治疗。“唉,能多康复一点算一点吧,希望她以后能生活自理。”一声叹息后阿琴如是说。

  ■专家释疑

  高龄孕妇卵子老化是致畸的重要原因

  针对阿芳生下先天性愚型儿这个典型病例,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母亲怀孕年龄有关,高龄孕妇、卵子老化是致病的重要原因,而且孕妇年龄愈大,风险愈高。

  据悉,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女性受内分泌、环境污染、机体代谢功能减低、工作压力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机会增多,遗传物质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不分离现象,最常见的是21号染色体不分离,造成先天性愚型儿的出生,以及其他染色体病儿的出生。

  “染色体病是一类目前不能治疗的疾病,故孕期检出十分重要。除了体表异常外,还较易发生心脏等器官发育畸形。婴幼儿时期常反复患呼吸道感染,伴有先心者常因此早期死亡。随着年龄增长,生长发育进度与正常儿差距逐渐加大,15岁时已停止长高,身材矮、智商低,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30岁以后即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好手段是在孕妈妈生产前终止妊娠。因此,高龄孕妈应该特别注意孕期胎儿的排畸检查。”上述专家强调。

  ■专家支招

  胎儿排畸可分三个阶段筛查

  专家表示,胎儿的排畸筛查是一项复杂而难度相对较高的工作,谁都不可能保证把胎儿的所有畸形都检查出来,但是绝大部分的畸形都是可以排除的,“一旦发现胎儿发育畸形,就可以采取措施,将胎儿及早引产”。

  据悉,产前筛查通常分三个阶段:

  一、怀孕11—13周+6天的时间里,孕妇可以做初筛,该阶段的检查主要是观察胎儿的大体结构,胎儿躯干及四肢是否完整等。

  二、怀孕18—24周时,是重点检查的时间段,孕妇应当到正规医院对胎儿做一次全身系统的筛查,90%以上的胎儿发育畸形都会在这个阶段体现出来。

  此时如果唐筛检查(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的结果为高危,一般医疗机构建议直接进行羊水穿刺,但可能会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导致畸形,甚至还会流产。因此,可以进行无创唐筛:只要抽取母亲的静脉血5ml左右来监测,大大减少了高龄孕妈因做羊水穿刺带来的风险,且准确率高达99%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愚型儿并不是高龄孕妇的‘专利’,年轻女性也有可能生出这样的患儿,因此,小于35岁的年轻孕妇也要接受唐筛检查。”

  先天性心脏畸形(先心)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6—10%,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也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胎儿超声心动是目前唯一安全有效的产前筛查诊断方法。

  在这个阶段,还有部分医院会为胎儿做两次大排畸筛查,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早发现、早干预,所以高龄孕妈应选择这样的医院,能够增加检出率,及早干预。

  三、在孕期32—36周内,则要再做一次常规检测来观察,以弥补发现前两次未出现的胎儿异常,如胎儿消化道、肢体长度的异常等。

  专家提醒,为了避免畸形胎儿的出现,孕妇从准备怀孕开始,就要多加注意环境卫生和饮食习惯(不要随便吃药、喝酒、吸烟),并避免接触宠物等,怀孕以后,要正确、及时地做好产前排畸筛查检测,三个不同孕期阶段内都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测,高危孕妇(有遗传病史、高龄、产过不良婴儿等)建议在产检中心做系统检查。

  ■相关链接

  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原因

  1.每天化妆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天浓妆艳抹者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是不浓妆艳抹的1.25倍。对胎儿畸形发育所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是化妆品中含的砷、铅、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被孕妇的皮肤和粘膜吸收后,可透过血胎屏障,进入胎血循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其次是化妆品中的一些成分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有致畸作用的芳香胺类化合物质。

  2.饮酒

  孕妇饮酒,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发育胚胎,对胎儿进行严重的损害。妊娠期每天饮2杯酒以上,对胎儿有影响;每天饮酒2-4杯,则有畸形发育的危险。如脑袋很小,耳鼻极小和上嘴唇宽厚等。

  3.吃了霉菌素食物

  有关专家指出,孕妇若食入被霉菌素污染了的食品(霉变食物),霉菌毒素可通过胎盘祸及胎儿,引起胎儿体内细胞染色体断裂。

  导致胎儿畸形除了使用化妆品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想要宝宝的朋友们要注意尽量避免以上事情的发生。

  4.发生高热的妇女

  怀孕早期有过高热的妇女,孩子即便不出现明显外观畸形,但脑组织发育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表现为智力低下,学习和反应能力较差。这种智力低下是由于高热造成胎儿脑神经细胞死亡,使脑神经细胞数减少所致,这种智力低下是不能恢复的。当然,高热造成胎儿畸形还与孕妇对高热的敏感性和其他因素有关。

  5.孕期精神紧张的女性

  人的情绪受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内分泌之一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孕妇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阻碍胚胎某睦组织的融汇作用,如果发生在妊娠期间的前3个月,就会造成胎儿唇裂或腭裂等畸形。

  6.爱接近猫狗的孕妇

  很少人知道带菌的猫也是一种对导致胎儿畸形威胁很大的传染病源,而猫的粪便则是这种恶性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英国,由于孕妇亲近猫给婴儿造成不良后果的,约占染病孕妇的40%,每年约有500名婴儿被猫所害。

  宝宝断奶后该如何安排饮食?

  ◎断奶与辅食添加并行。不是因为断奶才开始吃辅食,而是在断奶前辅食已经吃得很好了,所以断奶前后辅食添加并没有明显变化,断奶也不该影响宝宝正常的辅食。

  ◎断奶后宝宝喝什么?和平时一样,白天除了给宝宝喝奶外,可以给宝宝喝少量1:1的稀释鲜果汁和白开水。如果是在一岁以前断奶,应当喝婴儿配方奶粉,一岁以后的宝宝喝母乳的量逐渐减少,要逐渐增加喝牛奶的量,但每天的总量基本不变(一岁至两岁幼儿应当每日600毫升左右)

  ◎断奶后宝宝吃什么?一岁宝宝全天的饮食安排:一日五餐,早、中、晚三顿正餐,二顿点心,强调平衡膳食和粗细、米面、荤素搭配,以碎、软、烂为原则。

  ◎吃营养丰富、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一岁的宝宝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易导致腹泻。所以,要给宝宝吃一些软、烂的食品。一般来讲,主食可吃软饭、烂面条、米粥、小馄饨等,副食可吃肉末、碎菜及蛋羹等。值得一提的是,牛奶是宝宝断奶后每天的必需食物,因为它不仅易消化,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营养,能提供给宝宝身体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刚断奶的宝宝在味觉上还不能适应刺激性的食品,其消化道对刺激性强的食物也很难适应,因此,不宜吃辛辣食物。

  ◎断奶后饮食中的误区

  (1)只吃饭少吃菜或只菜少吃饭。给宝宝添加辅食,有的父母只注重主食,烂饭、面条、各种米粥、面点变着花样给宝宝吃,但副食(鱼肉、蔬菜、豆制品)吃得少,或是相反。这都违反了膳食平衡的科学原则,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

  (2)用汤泡饭。有的父母觉得汤水的营养丰富,还能使饭变软一点,因此总给宝宝吃汤泡饭。这显然是个误区,首先汤里的营养只有5%-10%,更多的营养还是在肉里,事实是宝宝并没有吃到更多的营养。而且长期用汤泡饭,还会造成胃的负担,可能害得宝宝从小得胃病。

  (3)用水果代替蔬菜。

  带孩子外出,严防腹泻感冒

  专家提醒:人群密集且流动频繁之处,小儿最易感染

  春节假期,很多家庭都计划带上宝贝一同出行。专家提醒:年幼、抵抗力弱的婴幼儿,在人群密集且流动频繁之处,最易感染小儿传染性疾病。提醒家长在出行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应带上“防病锦囊”,提前防范腹泻、流感等节假日常见疾病。若孩子旅行中出现健康异常如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锦囊1

  保证睡眠 避免流感找上门

  “每年春节等节假日,感冒发烧是儿童患者最常见的疾病。节假日期间,因为游玩、聚会、聚餐等,容易打乱孩子日常的生活规律,此时冬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就容易乘虚而入。”清远市北江医院专家李玉芳提醒,节假日期间,家长如带孩子出行,应让孩子保持规律作息,不要让孩子玩得太晚。同时应让孩子多补充水分,尽量以温开水为主,少喝饮料,多吃蔬果,提升自身免疫力。另外,假期中,人口流动性增加,会增加孩子们患流感的风险,家长应尽量避免孩子到人口密度大、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孩子如患常见疾病,不必到大医院扎堆就诊,可选择就近的社区医疗机构诊治。

  “父母带孩子旅游时,最好不要让孩子在车上睡觉,避免孩子下车时因温差大而感冒。”李主任还建议,旅途中如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人员众多的汽车、火车上,因自身免疫力较弱,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带孩子出游应尽量乘坐卫生条件好、人少的交通工具,如坐火车最好选择卧铺。

  锦囊2

  远离细菌 最好带上一壶水

  “节假日出行期间,一些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孩子最易被胃肠道疾病缠上,多与孩子食用了不卫生的食物有关。”专家建议,节假日期间,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应教孩子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如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泉水、食品等,不吃不洁或包装欠佳的食品,多备一次性消毒湿纸巾,以便旅途中不能洗手时使用。家长也可带上一壶白开水,既可给孩子解渴,又可给孩子洗手,远离公共场所细菌侵扰。

  李主任还提醒,1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长途旅行,孩子若在旅行中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吃过多生冷的东西或饮食种类过多过杂,都可能会造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也需重点提防。

  撰文:整理 刘秋宜 李洁利 图片统筹:王良珏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