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3日04:32 来源:南方日报
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左前)在企业调研,问需于企。
何俊 陈宏彬 摄
“你们如果有这种想法,我们政府能不能在这上面主动作为?”
“企业有这样的意愿,我们就要主动对接。”
“各个部门,你们自己要主动上门,了解企业诉求的具体背景和资料情况,然后给出建议。”
审视三年来龙华新区产业发展轨迹,主政者在各个场合反复强调的“主动服务、主动对接、主动作为”,已成为产业转型进程中的独特一景。
“没有主动服务,在市场环境之下,新区将丧失竞争能力。”这是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对企业服务主动作为之于新区前途命运的重要性认知。
由此,“主动作为”指引,催生出了一系列独具龙华特色的企业服务鲜活思路:基于企业发展规律的服务前置与“关键时刻扶一把”、用改革思维创造性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依据企业诉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而这些充满龙华味的举措,又最终被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实现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企业服务的龙华模式,由此自成一脉。
●南方日报记者 吴永奎
置
服
务
前
置
解读:基于人才创业发展规律,前瞻性地开展服务,为企业发展提速增效。
每每谈到落户龙华新区的前后,“电子书之父”周国富总感慨不已,“有时候我们还没想到的,新区都帮我们想到、做到了。”
在周国富团队创业之初,新区主动引导其入驻新区孵化器,享受租金减免政策,随后在人才引进上开辟绿色通道,并为其员工申办了人才保障房。一路上,新区经济服务部门的主动服务严丝合缝,让周国富团队大感轻松,更为新区服务的前瞻性惊叹。
基于人才创业与企业发展规律,前瞻性地开展服务,为企业发展提速增效是龙华新区为企业称道的一大利器。
针对企业需求的共性,新区力求将服务处处想到前面,提前铺垫。如针对企业普遍面临的缺乏发展空间的问题,新区大力扶持载体建设,最高给予千万元奖励,宝能科技园、锦绣大地文化产业园、龙华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意园等一批高端产业园相继入市。新区还创新性提出“产业保障房”思路,即在产业用地招拍挂、城市更新以及项目容积率提升中,要求配建一定比例的产业用房由新区回购,为优质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产业用房,“房地并举”吸引优质项目落户龙华新区。
另一方面,在企业发展中,新区也给予其“前置性”指导。锦绣文化科技城就是新区“服务前置”的受益者。据介绍,园区的最初定位是高尔夫配套产业,在龙华新区领导和经济服务局的积极引导下,产业园引入了环保和文化概念,并打造成创新产业园,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
维
改
革
思
维
解读:以改革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性地提供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性地提供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是龙华新区打造产业环境的又一关键性思路,这一思路中,改革创新思维被巧妙地融入进来。
宝能科技园的人行步道建设模式,就是龙华新区以改革思维创新企业服务的实践之一。宝能科技园已进入招商阶段,但周边交通、市政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尤其是园区周边人行步道破损严重,影响到园区整体环境。为了推进这条破损严重的人行步道快速、高标准建设,新区与宝能科技园签署“共同出资、企业代建”协议,即由政府承担审核后项目总概算40%,企业承担60%,企业代建人行步道。“此举不仅消除周边安全隐患,也提升了园区形象,实现企业、政府与社会多赢。”宝能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说。
另一具有创新意义的服务机制在于,新区建立了企业贡献和资源保障挂钩机制。据经济服务局负责人介绍,新区不到1%的法人企业贡献了55%的税收,因此,新区把资源保障和企业贡献挂钩,优先投入重点企业。目前,新区制定了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工作机制,帮助六类50强企业、外贸大户、纳税大户以及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制
量
身
定
制
解读:依据企业个性化需求,一企一策提供针对性服务,限时解决或提供服务指引。
建区至今,新区每个领导挂点服务10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并引进专业机构,对产值在2亿至3亿元、面临发展瓶颈的中小企业提供诊断式的专业服务,企业主们热烈点赞。
在银星工业园富士施乐公司,公司负责人向新区领导提出了改善泗黎路交通出行环境、早日开通工业园天然气、大和工厂生活污水接驳到观澜市政污水处理厂等建议。三个月后,银星工业园天然气管道铺设完工;大和工厂生活污水接驳市政污水管网的申请获批复;泗黎路、观光路纳入片区交通改善规划;此外,新区将富士施乐纳入安居房和人才安居补贴申请试点范围……
上门问需,服务量身定制,类似的案例在龙华新区不胜枚举。
新区企业巨舰长安标致雪铁龙是又一典型案例。围绕着公司基地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扩建,新区帮助解决了人才住房和子女入学问题,针对外籍人才的子女入学,建设中英法三语学校,并针对汽车产业专门做出了规划。
律
尊
重
规
律
解读:“企业的成长,有着客观的规律可循,在企业发展关键的几步,政府必须全力以赴支持。”
去年6月,针对天诚家具公司的诉求,姜建军要求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组长及各成员要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的诉求并提出意见建议”。
针对一个企业成立专项工作组,如此势大力沉之举,曾一度引发坊间热议,褒贬参半。
姜建军有自己的理解,“企业的成长,就像人的成长一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着客观规律可循,也总有几个关键节点,有上‘台阶’的时候,这时政府就要全力以赴,企业需拐杖时给他‘拐杖’,企业需要拉一把时,政府必须伸出手拉一把。”
在姜建军看来,此时的天诚家具即面临着关键节点,亟需政府“拉一把”,因此政府不能等闲视之。另一个颇具代表意义的案例是龙华新区一家全国知名的食品企业。该企业品牌产品遭到多家不法公司大肆仿冒,公司老总给新区写信求助,姜建军当即要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后者派员前往东莞、惠州等地,连续捣毁多个地下窝点,将企业遭遇的威胁大力清除,保证了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
虽然在建筑行业浸淫多年,但姜建军对记者坦言,极为重视对企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学习,“一般情况下,企业不会找政府,要找你往往是真正遇到了瓶颈,这个时候政府的支持就能帮助企业再上台阶”。
障
制
度
保
障
解读:出台系列文件,将企业服务的成型经验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实现“主动作为”、“贴身服务”的制度化与常态化。
制度是对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成型的经验、做法经过一定的程序予以固定化成为不断被执行的共同行为准则或规则。
道路决定命运,而制度保障长远。对于可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企业服务工作,尤其如此。
在企业服务方面,龙华新区出台了系列文件,实现“主动作为”、“贴身服务”的制度化。
《企业诉求工作机制方案》中,对于政府的服务范围、解决的诉求种类、解决工作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六类50强企业、总部企业、上市企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行业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被列为新区重点服务对象,协调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包括:交通、水电、管网等基础配套类;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配套类及能源保障等多种类别。
《服务企业专项活动方案》则通过新区领导挂点重点企业,搭建企业反映问题绿色通道,强化企业与政府联动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新区还推出了“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明确每位区领导率一个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服务小组,挂点十个左右的重点企业,通过现场办公、书面征询诉求、召集联席会议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处方式”服务。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