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7日07:27 来源:新华日报
“你们新年特刊做得太漂亮了!”“版面设计很大气,也很有创意!”“太实用了。哪里还能买到啊?”……2015年元旦,新华日报和江苏省旅游局联合特别制作的16版珍藏版《畅游江苏 享受美好》新年特刊,为广大读者奉上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也赢得了大家的纷纷点赞。
打开精美的特刊封面,“畅游江苏 享受美好”八个金字镶嵌在中国红底色上,羊年元素的窗花,中英文的“恭贺新禧”,显得格外喜庆;多种书法字体书写的“苏”字,隐约间透出文化气息;远山、石径、亭台的图案,体现了“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这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和殷切希望,也传达出这份特刊是展现江苏美景的新年年历。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的桨声灯影、苏州同里古镇的青石巷陌、扬州瘦西湖的烟雨凝霭、徐州水月禅寺的空灵静谧……翻开特刊内页,仿佛走进了一个浓缩的江苏园博园,各地美景或淡抹或浓妆似地从纸面跳跃而出,观之令人心旷神怡,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时空穿越感。每一幅图片都配以或婉约或豪放的文字,将鱼米之乡的秀丽风光和蕴藉深厚的人文内涵融于片纸之间,令人心生向往。每幅图片下方还配以优化设计过的日期元素,简单直观,清爽统一,组合起来就是一本年历,张张如画,活色生香。
与特刊相得益彰的是,新华日报还携手洋河股份、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在元旦当天的《新华日报》第4、第5版,用通版广告形式,恭祝读者新年大吉。整个版面糅合了对联、彩瓷、中国红、金元宝、映日祥云、大红灯笼、翻腾海浪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同时融入现代设计,赋予了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极致的美感。
《新年特刊》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连日来,不少人致电本报或托人,希望订阅并收藏。
“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性于一体。”家住南京新街口的陈先生赞不绝口,“这份新年特刊本来我准备珍藏的,结果住老城南的82岁老岳母看到了,非要拿回去钉到墙上,当挂历用。”
江苏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晓平边看边称赞特刊办得好。他说,特刊以独具特色的文化推动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为“畅游江苏”品牌成功地打响了新年第一炮。
“可藏可用,可圈可点!”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官恒秋用8个字赞誉特刊,“整体包装策划精美,新华日报这一具有独创意义的广告产品,无疑拉近了企业和读者的距离。”
在洋河股份副总经理张学谦看来,特刊将产品、创意、商业、文化四大属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党报特有的高度、厚度和锐度,“现在许多洋河的经销商将特刊和通版摆在自己的店里,成了一个吸引顾客的金字招牌。”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骆冬松副教授对新年特刊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特刊以年历方式来出版,体现了党报的群众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和大局意识。
《新年特刊》被发送到网站、微博和微信上后,也得到网友们的一致点赞,纷纷转发。网友“小小吃货”说:“很少看到一个省份浓缩如此多的美景和历史。翻看了一遍特刊,等于游玩了一遍江苏。”网友“梦回大唐”说:“美轮美奂的山水城林,巧夺天工的水乡园林,深厚丰盈的人文底蕴。江苏是一个有味道的好地方。”
本报记者 陈晓春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