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6日03:54 来源:南方日报
北山小学500多名师生用梳琴演奏迎接2015新年。
符超军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喜生 实习生/李宝儿 通讯员/邓兆行 高芸)今年元旦前夕,海珠区北山小学操场上坐着544名师生,人手一把梳琴,随架子鼓、钢片琴、电子琴和竖笛的伴奏,一曲温馨的《歌声与微笑》徐徐响起。这所位于仑头路北山村的小学,有超过2/3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新年来临时以一场文艺汇演证明乡村小学也有文艺“春天”。
乡村小学获得两项梳琴专利
北山小学的音乐老师陈珊珊告诉记者,这次文艺汇演并没有刻意花太多时间在排练上,因为演出的内容,学生平时在音乐课和校内兴趣班上一直都有练习。
记者看到,在一间三十多平米的音乐室内,摆放了五十余张凳子,这些凳子中间掏空,可作音箱用,讲台旁还摆放着一架钢琴、两架钢片琴和架子鼓等打击乐器,学生平时就在这间教室里进行乐器类、声乐类课程的学习。一旁的陈列柜中,摆放着近20把形态各异的梳琴。
陈珊珊介绍,这些梳琴是自2002年梳琴申请专利以来结合在北山小学的教学情况不断作改进的成品,“这十多年中,我们教学与研发相结合,目前已获得了双排梳琴和低音梳琴两项专利”。
“梳琴在音乐普及教育方面的效果特别好,它的设计就像是一架‘微型钢琴’,两排梳齿分别可以演奏出全音和半音,相当于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和黑键,这样的设计使音乐教学更直观。”陈珊珊说。梳琴廉价且便携,普通琴用塑料制成,好一点的用不锈钢或者铜制作,塑料制作的梳琴价格在30元/把左右,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乐器的经济负担。
由于梳琴不是吹奏乐器,因为卫生问题不能多人循环使用,于是学校买了一批梳琴,在课室里每张椅子下都放一把,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琴练。
人人能弹梳琴艺术素养起“质变”
据悉,北山小学目前全校500多名学生,其中三百多名是非广州市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过该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大部分家长都忙于生计而缺乏时间关心孩子的成长,整体教学质量不高,素质教育更难以进行。”校长伍照恩如是回忆8年前他接任北山小学校长时的情形。
但十多年来,北山小学在素质教育上不断做出突破性的尝试。2003年,在申请梳琴专利后的一年内,把梳琴引入到北山小学的音乐课堂中,由音乐老师编制专门的梳琴教材,设计课程,组建了广州市内唯一的梳琴乐队。2012年,在广州市文化馆的协助下,成为广州市两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艺术公益培训基地”之一,设立了合唱、美术、语言艺术班、舞蹈和软笔书法等兴趣班。
如今,“梳琴”成为该小学的一张响当当名片。从原来全校只有十来个孩子会演奏到全校师生都能奏,学校学生的艺术素养也逐渐发生了“质变”。
近几年,学校梳琴队参加了各类比赛,在一次粤、港、澳三地音乐研讨会中的表演更是让与会的三地嘉宾折服。此外,学校男、女子排球队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排球比赛,已经实现了男、女子小学组七连冠。
伍照恩说,外来务工家庭对音乐教育普遍不重视,导致乡村小学学生欣赏高雅艺术和接触艺术的机会比居住在市区中心的孩子要少。正因如此,北山小学才坚持了“梳琴”这一项目十年。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