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暗访组成员被公示,是谁泄了密?

郑端端

2015年01月06日13: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直属于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管理办公室,管辖哈西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黑龙江最大的现代化交通枢纽。该局在微信上注册了名为“哈西执法局”的微信公号,并通过认证,属官方机构。昨日上午,该公号发出一条通知,称各中队、科室:现将检查组成员照片发给你们,请大家对照片进行辨认,做好迎检工作,如发现成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各中队长。(1月5日 光明网)

一条由微信公众号“哈西执法局”发布的“现将检查组成员照片发给你们,请大家对照片进行辨认,做好迎检工作,如发现成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各中队长”的“内部消息”不胫而走,经网友截图上传到微博后,引起网民围观吐槽。从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通知”将13名检查组成员分别编号,尤其标出了组长与副组长。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疑似偷拍的照片从何处得来,难道是有“内奸”提前公布了 “内部消息”?面对暗访组的检查,被检查部门为何非要给检查组成员贴上显眼的“标签”?而且,“如发现成员第一时间报给中队长”,难道这是在拍“谍战大片”?更有点做贼心虚之嫌。

不得不说,这样公然“全城搜捕”的通知,其实是一大丑闻,暗访检查为的就是掌握第一手真实的情况,提出存在问题,查漏补缺,没有什么惧怕和恐惧的。然而,暗访组的“风吹草动”虽然不是什么“军事秘密”,但还是要有一定保密性质的,如果一旦公布于众,暗访岂不变成了“明访”,检查的意义自然就会大打折扣。

其实,这只是近年来各地频频上演的荒唐闹剧的一个缩影。2012年2月27日,陕西省山阳县寇家沟村,站在马路上隔河望去,一片白花花的地膜地非常“壮观”。但打开地膜,用铁锹翻开土地,里面根本没有马铃薯种子。据了解,省上有关部门要到山阳参观马铃薯种植示范,由于该村离县城太近,才想出这种“糊弄”检查的办法。

显然,这些地方政府在应付上级检查时上演的荒唐“闹剧”,想出的各种“奇招”,其实并非相关政府不懂常识,不明白这样做法的后果,这是一种敷衍检查、虚于应付、唯上不唯实的心态在作怪,只对上级负责,而不对群众负责。反观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究其原因,一是官员政绩观扭曲,盲目求快求好,希望在上级检查考核中获利;二是对政府行为过程的监管存在缺位。

笔者认为,暗访组被“暗访”折射了地方政府“病态政绩观”。一旦上级派人来检查,地方官员们就会如临大敌,战战兢兢,为了在检查中取得好成绩而不计成本、“不择手段”,不计影响与后果的应付了之,只要上级领导一走,一切又回归过去。这种只唯上不唯实的拙劣手法,与诚信政府的要求背道而驰,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因此,一方面,要逐步建立与完善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群众才是最终评委,要立足于群众的需求,由唯上级是从变成唯群众是从,实现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检查考核方式,对官员、城市建设全面进行考核,唯有此才能真实的看清地方主要领导的政绩情况,对出现严重决策失误、带来经济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究问责。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对群众反映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监督举报,要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只有这样才会让有私心者有所顾忌,才能创造出符合实际、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