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股市那些新概念

吴 昱

2015年01月05日09:22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股市那些新概念

股评家的混搭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是中国股市伴随中国经济新常态翩然起舞,却是必然

一位股评家这样描述2014年股市行情是如何启动的:

7月28日,上证综指拔地而起,收于2177.95,一举突破2月20日2138.78的前期高点。这一天,一家中央级媒体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署名钟经文的文章《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股市开启了新常态之旅。

股评家的混搭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是中国股市伴随中国经济新常态翩然起舞,却是必然。股市对新常态的解读则幻化出一系列新概念:带有宏观特色的,如依法治国、一带一路;带有区域特色的,如京津冀一体化、上海自贸区;带有行业特色的,如铁路运价改革、大飞机;带有创新特色的,如机器人、智能医疗;带有国际特色的,如APEC会议、国际板;带有改革特色的,如央企国资改革、金融改革;带有制度特色的,如新三板、沪港通,等等。

新常态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定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80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涉及经济社会几乎所有领域,被演绎出的各种新概念,在股市上的表现是概念不息,热点不绝,使得股指大涨小回,屡创新高。还原这些新概念的产生,都会找到带有新常态标签的政策源头。

新常态对经济发展进行了标注,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新概念,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明确了下一步宏观调控的取向,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被股市理解为长期政策“利好”。

一个细节是2014年中国证监会每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从未间断,主动发声,对新概念进行引导和解读,对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大大降低和减少了股市的杂音和噪音。从“国九条”到“融十条”再到“沪港通”,这些推动资本市场基础性建设和前瞻性发展的政策逐步落实,规范和拓宽了股市发展空间。

基于这些新概念,股市的融资功能开始恢复,2014年A股融资额突破7000亿元,排队上市公司的“堰塞湖”不再可怕,每一批IPO的推出,市场趋之若鹜,因为股市期待着注册制的实施。由此衍生出的理财产品、融资渠道、对冲工具日渐丰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投资理念,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股市的运行模式。当单日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时,人们不再问钱是从哪来的;当成飞集成重组失败后,市场开始计算3个跌停会不会让13亿元的融资客爆仓。

股市作为联通资本与实体经济的直接通道,市场的力量开始显现,公司的价值面临重估。三个关于高铁的信息正在印证如何给一个板块和一家公司新的估值。南车、北车合并为中车,在2014年末再次激发了高铁板块;中国铁路总公司调整了2014年的建设规划,新开工项目增加4项到48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00亿元到7200亿元,新线投产里程增加400公里到7000公里;一带一路概念逐步清晰,为世界修建高速铁路成为目标。这里边会不会产生世界级的公司?这家公司能否和阿里巴巴比肩?想象空间巨大。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京津冀一体化这些新概念同样正在对一大批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重估。

市场还是那个市场,公司还是那些公司,怎么就不一样了?

一涨遮百丑。那些原来饱受诟病的股市顽劣基因并没有消除多少,但是股市的功能日渐清晰,改革的方向非常明确,更为重要的是,剔除这些顽劣基因的信心显著增强。

读懂这些新概念,也就懂了当下的中国股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