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热忱,这样融化前行的坚冰

2015年01月03日06:55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热忱,这样融化前行的坚冰

  去年12月22日下午1时许,苏南大地阳光灿烂,冲淡了冬日本有的寒意,像极了宜兴三木集团64岁的当家人刘洪林此刻的心情。

  记者跟着宜兴官林镇党委书记裴焕良来到刚刚启用不久的21层三木大厦董事长刘洪林的办公室时,这位带领企业走过35年创业历程的老人,正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慢品着功夫茶。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刚刚接到财务电话,今天三木第一次钱生钱了,银行账户上的钱,帮我赚了50万。”看到裴焕良,刘洪林开口便报了个喜。他饱经沧桑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表情,但他的语气,还是让记者捕捉到了他内心的喜悦。

  虽然50万对于刘洪林实在是个小数字,农民出身的他也说不清银行怎么帮他赚了这笔钱,但他知道,这笔钱代表了一个转折点:企业的账户上有了不少的现金流。

  而就在几个月前,这个靠“三块木板一口缸”起家、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涂料用树脂王国”的三木集团老总,匆匆找到刚刚调任官林镇党委书记的裴焕良时的模样,让后者吓了一大跳。“从没见过他的脸色这么难看,语气这么急促!”

  曾经在官林当过镇长的裴焕良,对刘洪林十分熟悉并敬重。三木集团最早是官林镇都山村的村集体企业,后来改制为民营企业,老刘作为企业当家人一干就是35年。他不仅企业搞得好,还兼任村支书,致富不忘乡亲们。现在的都山村就类似于江阴的华西村,村子里的别墅、农民公寓、学校、医院、敬老院等等都是三木集团建设的,每年企业还给6500名村民每人发放3000多元的福利,老人另有养老金……

  这样一位能人,今天这是怎么了?裴焕良赶紧拉着他落座,亲手为他奉上一杯热茶,请他慢慢说话。这一聊,他才知道,三木遇到大困难了——

  去年以来,资金偏紧的制约日益突出。雪上加霜的是,三木联保的一家企业遇到财务危机,银行纷纷对三木收紧贷款。这对正在强劲扩张的三木集团来说,无疑是“勒住了七寸”!

  裴焕良的心也不由得一抽。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因为凭他对企业的了解,三木本身实力没有问题,但怎么说服银行?急中生智,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几天后,宜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银行行长都收到了裴焕良亲自打来的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去考察三木集团的泰兴生产基地。去年6月25日,一行人来到三木泰兴分公司,只见厂区内槽罐车来往穿梭,繁忙的发展图景向每一位参观者传递着发展的热度。

  趁热打铁,裴焕良在车上又给大家讲了个故事:在三木泰兴分公司附近,有一个同为宜兴老板投资的晟科化工,前不久,以超过10亿的价格向世界500强企业转让了部分股权。“两家生产的是同种产品、同样的产能,就像孪生兄弟,你们说,三木的前景怎样?”

  9月,裴焕良又专程邀请12家银行行长,高铁转大巴,一天坐车8小时,赶至山东考察了三木集团建设的两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在那里,三木的槽罐车就有100辆,园区内红红火火的生产场景打消了银行的疑虑……

  紧接着,裴焕良又向刘洪林提了个建议——刘洪林在宜兴有一处闲置地皮,前不久政府欲出价2.93亿元回购。刘洪林有些舍不得,“几年前人家出价6亿我都没卖。”但裴焕良为他算了一笔账:近3亿的现金流,可以为三木带来什么?“如果民间短期拆借近3亿,每天的财务成本就是将近20万!企业正是用钱时,这个生意为什么不做?”刘洪林被说服了。裴焕良又积极帮助沟通协调上级部门,尽快缩短手续时间,上周,这笔协议已经正式签署。

  作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典型代表,这一路走来,三木曾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但是,去年的风波却差点将老人和他的工业帝国击倒。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党委政府的真诚帮助,让刘洪林发自内心地感动。他告诉记者,就在刚刚过去的双休,三木集团召开了两天的大会,全面谋划2015年的发展蓝图。

  记者采访这一天,正值冬至,一年中日照最短的日子。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光照将一天更比一天长。“我们已经渡过难关,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告别时,刘洪林朗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杭春燕

(来源: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