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看,猪场沼渣也是宝

2014年12月30日03:51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看,猪场沼渣也是宝

广药创行团队学生们将沼渣从池塘挖起。. 毕嘉琪 摄

广药创行团队学生们进行第二次发酵实验。毕嘉琪 摄

  三名关注社会环保的大学生,立志要解决猪场沼渣随意丢弃堆放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他们结合所学专业技术在沼渣加入菌种发酵成绿色有机肥,这一“寻踪沼迹”项目在解决养猪场污染问题的同时为猪农和种植户创造经济价值。

  而该项目日前更一举拿下2014普莱克斯&创行(中国)青年绿色公益项目全国总冠军。恶臭难闻的猪粪,为何偏偏引起这几位大学生的兴趣?他们又是如何利用所学变废为宝?记者走近了这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广东药学院Enactus创行团队。

  关注猪粪污染自发深入猪场调研

  今年3月,一则新闻引起了广东药学院创行团队的钟浩佳、梁诗仪、李豪鹏3名学生的注意:广州市番禺区某猪场由于将猪粪直接排入河中,造成当地的空气污染和河流污染,遭到当地村民的投诉。为此,政府要求猪场进行拆迁整改。

  关注环保的3人随即深入猪场进行调研。他们发现,番禺区有近30户养猪专业户,他们的猪场规模多为200—300头,由于缺乏处理猪粪技术,养猪户往往直接将猪粪排入河中,成为政府要求拆迁整改的养猪对象。当中,一家养殖规模为2300头猪的中大型养猪场却成为例外。

  学生们了解获悉,这一没有被要求整改的养猪场负责人黄先生,曾在北京学习过沼气池工程的整体建造,他通过建造沼气池的方式将猪粪直接排入沼气池。不过,学生们同时发现,尽管黄先生通过建造沼气池的方式处理猪粪,但在猪粪转化为电力的过程中沼气池仍会排出大量的沼渣废弃物。

  随着沼渣量的增多,鱼塘环境逐渐不适合鱼的生存,水产养殖被迫中止。学生们告诉记者,经过3年的堆积,附近鱼塘的沼渣量接近350吨,鱼塘已基本被填满,而这些源源不断的沼渣甚至排入了附近的河道中。

  所学与实践结合寻到沼渣转化有机肥妙法

  如何才能高效处理?三名学生结合所学与实地调研,找到了新发现——沼渣作为猪粪发酵后的固体废弃物,富含有机质、腐殖质、微量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酶类和有益微生物等物质,通过加入菌种进行发酵,能将沼渣中的虫卵、霉菌以及有害微生物杀死,并提高肥力,从而将沼渣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

  此外,他们在市场调研中得知,我国有机肥市场规模以每年超过5%的速度增长,同时在有机肥免税政策支持下,沼渣有机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事实上,如今在国内还有无数像黄先生那样拥有沼气池的农户不了解沼渣潜在价值,或缺乏相关的沼渣处理技术,导致沼气池排出的沼渣随意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于是,3人决定要将猪场沼渣变废为宝,并找到了另外5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项目组,着手开始他们的试验。

  项目组与猪场负责人黄先生多番沟通,最终获得同意在其养猪场进行沼渣发酵试点。成员们随即在农贸市场购买了菌种,并开始了第一次的沼渣发酵试验。然而,首次试验却以沼渣发酵不完全以失败告终。

  项目组随即向学校老师求助,在刘胜会老师的指导下,项目组分析得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农贸市场购买的菌种为综合型菌种,并不完全针对沼渣的成分进行发酵;二是菌种发酵的环境未能达到指定的要求。为此,项目组决定引进专业的EM菌种。该菌种每毫克活性菌种数达200亿个以上,相比其他同类产品,发酵时间缩短,效果更明显。

  锐意向全省推广新技术 助农户变废为宝

  有了老师的技术指导,项目组与猪场负责人黄先生一同在养猪场进行了第二次将沼渣转化为有机肥的发酵实验。这一次,他们对菌种发酵的技术进行了改良:针对沼渣特性加入EM菌种,并添加红糖、木糠提升肥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的发酵实验非常成功,20天即可将沼渣转化为有机肥,相比普通发酵时间缩短8天。而且,发酵过程简单易操作。第二次沼渣发酵试点的成功给予了黄先生极大的信心,他很快就掌握了此项技能,并坚定了变废为宝、将沼渣转化为有机肥的决心。

  为进一步测试沼渣有机肥的使用效果,项目组将成品分送到另外8家农户进行试用。经过1个月后,发现与未施用沼渣有机肥的田地相比,施用沼渣有机肥的田地呈现出4个优点:作物产量增加;土壤板结情况得到改善;作物出现病害虫的概率下降;菜色更鲜艳饱和,卖相更好。

  让学生们欣慰的是,试用过沼渣有机肥的农户均表示,沼渣有机肥产品质量好肥效高,希望继续使用。

  不仅如此,该项目更先后斩获了中国好梦想“华南智慧城杯”青年创业大奖赛三等奖、第九届挑战杯“创青春”省赛金奖,并成功获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等殊荣。

  “中国目前在推广沼气工程和清洁能源项目。在广东省,拥有沼气池的农户达72万,然而每年还有大量的沼渣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雄心勃勃的广东药学院创行团队决定,在未来1年内调研广东省内更多类似情况的猪场,将黄先生猪场的模式复制到类似情况的猪场,达到变废为宝,将沼渣转化为有机肥,实现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双赢。

  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通讯员 黄林幸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