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园区扩能环境提质 便民服务加速升级

2014年12月25日04:03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园区扩能环境提质 便民服务加速升级

  顺德新兴产业对接招商推介会在顺德区华桂园举行,八大项目百亿投资落户新兴。苏红鹏 摄

  目前,新兴共配备农村保洁员812名,这些村级保洁员保证了村庄的卫生和整洁。 梁桂婵 摄

随着教育创强工作的推进,教学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梁桂婵 摄

  6月23日,新兴县行政服务中心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并联审批试运行,梁女士成为首个受惠者。苏红鹏 摄

新兴县簕竹镇石头冲村的文体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资料图片

  今年的最后一期新兴视窗,我们继续盘点禅都新兴科学发展的2014年。

  上期,我们用五个关键词梳理出2014年新兴在政治文化领域取得的可喜变化;本期,我们同样用五个关键词盘点新兴经济民生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2014年,按照省、市的部署,新兴县以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扩容提质为抓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并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现场检查会上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随着对口帮扶、交通突围、城市扩容、县城创卫、新兴江整治等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座规划合理、产业兴旺、环境宜居的新型城镇,正崛起于粤西。

  通过年终盘点的十大关键词,我们看到了禅都新兴跨越发展、科学崛起的2014年。这样的盘点未必面面俱到,但可以洞察变化,从进步中看到方向,从不足中找到差距,满怀信心地迈进2015年。

  南方日报记者 赵威

  新兴视窗记者 苏红鹏 梁桂婵 冯凯思

  关键词6

  顺德对口帮扶

  合作机制引导优质项目投资

  顺德与新兴,在地理上同属珠江西岸,两地中心城区距离只有120公里左右。

  自2013年12月18日,佛山对口帮扶云浮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之后,顺德、新兴两地政府迅速协商建立了顺德对口帮扶新兴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成立了顺德对口帮扶新兴指挥部,并制订了《顺德对口帮扶新兴工作方案》和《顺德区对口帮扶新兴县2014年工作计划》。

  今年1月开始,佛山顺德、云浮新兴两地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行业商协会和意向投资的企业家进行互访,考察投资环境、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共同研究推进对口帮扶工作。自4月起,两地的发改、统计、行政服务中心、组织部、教育局分别作考察交流和业务对接,并建立息联动机制,推动新兴县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推动城市开发建设等方面作全面帮扶。

  3月25日,由顺德区政府和新兴县政府联合主办的“顺德—新兴产业对接招商推介会”于顺德区召开,共有新兴皮具创意产业园等8个项目进行签约,涵盖一二三产业,投资总额近100亿元。仅用三个月时间,佛山市顺德区对口帮扶云浮市新兴县就吸引了百亿民资参与。

  截至8月底,从佛山转移到新兴县的项目已有15个,合同投资总额40多亿元。作为顺德对口帮扶新兴工作的“主战场”,截至9月底,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共落户项目53个,投资总额92.4亿元。截至11月中旬,在园区已投产的3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3.8亿元;在建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20.35亿元。

  今年8月,省政府通报了2013年度省产业园建设管理考评情况,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获评优秀,受到全省通报表扬及相应奖励。

  ■案例 顺德两电机企业进驻新兴

  11月6日下午,两家顺德企业——利龙电机有限公司和广东永能电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进驻新成工业园区。

  签约仪式上,新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唐谊对两个项目的正式签约进驻表示祝贺,并指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据了解,利龙电机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为3000万元,主要生产电动机、抛光机等机械设备;广东永能电缆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主要生产电线电缆;上述两个项目预计2016年底前正式投产,预计达产后年销售均达数亿元。

  关键词7

  整治新兴江

  举全县之力保护新兴母亲河

  “力争两年内完成集成河、大南河的排污整治,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2014年年初,新兴江综合整治的内容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被列为新兴县今年的重点工作,同时还被列入了五年工作计划,并提出“到2016年底,水环境质量完全得到改善”的目标。

  2014年,一场“整治新兴江、保卫母亲河”的攻坚战在新兴县全面打响。

  4月中旬,新兴江上游一新建的养殖场遭当地媒体曝光不按规定办理环保手续,新兴环保局依法对该养殖场依法依规进行查处。今年以来,像这样对典型污染源予以曝光查处或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违建养殖场进行拆除的案例已有多宗。

  5月起,新兴江整治打出“组合拳”,不但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城区和新兴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还制定了《县城区及新兴江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新兴江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到2016年底,使主要水体完全消除黑臭,流域水体水质满足功能要求,水环境质量完全得到改善。

  新兴县城区和新兴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督察股,全面负责县城区和新兴江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

  一年来,新兴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分别带队赴基层一线密集调研,全面深入摸底,了解情况,旨在狠抓落实新兴江整治工作。

  10月30日,新兴县召开县城区和新兴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新兴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叶锐强调,县委、县政府决心通过3年从严整治,使新兴江水质得到根本上的好转。各部门各单位各成员要认真对待,切实打赢县城区和新兴江环境综合整治这场硬仗。

  新兴举全县之力整治新兴江的同时,不断加大曝光力度。据统计,截至目前,本报连续推出14期《保护新兴母亲河》系列报道,记者深入新兴江各支流流域实地调查,并对不法排污行为进行曝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案例 拆除违建猪场 百姓拍手叫好

  11月11日下午,新兴县打击“三违三抢”行为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新兴县城区和新兴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展开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70余名执法人员,挖掘机2台,在六祖镇横水村委东郎村大耀斗坑拆除违章抢建的3个猪舍、1个铁皮棚和1间平房,面积1176平方米,为严厉打击“三违三抢”专项行动及县城区和新兴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响了漂亮的一仗。

  “自从拆除那家违建猪场后,村里环境立刻有所好转,水变清了,空气变好了。”对于大耀斗坑里的违建猪场拆除一事,横水村委的群众们拍手称快。

  关键词8

  农村垃圾处理

  引入市场机制清运生活垃圾

  今年11月,在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情况的第三方评估中,云浮市在粤东西北各地级市排名第一,新兴县在云浮市排名第二。

  今年以来,新兴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按照“县清运处理,镇收集,村保洁”的运行模式,并已提前完成“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建设。此外,新兴正朝着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从今年开始实施的清运农村垃圾新办法,便是其重中之重的举措。

  新兴县打破农村垃圾处理的框式思维,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政府部门由集管理、执行于一身的传统角色转变为管理者和监督者,既减少了政府支出,也便于管理监督。

  据了解,目前,新兴县共配备农村保洁员812名,负责村内公共地方和主要巷道的保洁工作,村级保洁员覆盖率达到75%,实现农村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

  目前新兴县簕竹镇、新城镇、东成镇、稔村镇、太平镇和车岗镇6个镇已采用市场化运营,其他镇也将陆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中旬,新兴县还挂牌成立了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精心开展统筹、指导、督导、宣传等多项工作。各镇亦成立了与县对接、与村对接的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以及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如今,新兴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和逐步完善中。新兴县城乡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还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达到农村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案例 簕竹镇上门有偿收集垃圾

  走在新兴县簕竹镇红光社区的村道上,干净的路面基本见不到垃圾,村民的家门前也都很整洁,有些人家门口固定放有垃圾袋,等待村里保洁员收进垃圾车。

  自今年7月1日起,新兴县簕竹镇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新路子,采用统一购买清运服务的方式,把垃圾清运承包给专业清洁公司。实施数月来,每日村道上的垃圾池都可见清洁员忙碌的身影,垃圾处理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村容村貌实现大变样。

  目前,簕竹镇95条自然村的生活垃圾由专业清洁公司清运,每月2.5万元服务费由镇政府财政承担。

  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服务是红光社区现行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圩镇及自然村的环境卫生工作。据了解,从2012年12月1日起,簕竹镇圩镇辖区实行上门有偿收集垃圾服务,具体上门收集垃圾工作由红光居委会统一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清运承包以来,垃圾几乎做到了日产日清,村内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关键词9

  创建教育强县

  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教育提质

  今年以来,围绕着“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使新兴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争当全市排头兵”的教育发展目标,新兴县开展了一系列的发展教育工作。

  从教育强镇建设到新州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到新兴一中百年华诞庆典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新兴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2014年是新兴县教育创强的决战之年,新城镇、大江镇以及河头镇3个镇申报了教育强镇。在教育创强建设进程中,各项工作的进展顺利,共投入1.5亿元为该三个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新兴县12个乡镇中,9个乡镇已经创强成功,教育强镇覆盖率达75%,新城镇、大江镇以及河头镇等3个镇教育创强的所有基建工程项目和新增设备设施配置均已完工。

  各项教育民生工程在不断推进当中。其中,由广东翔顺集团捐资建成的翔顺实验学校第一期,已于2013年落成,并于同年9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500万元的二期工程历经近1年的建设时间,已于今年7月竣工并交付使用;新兴县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工程早在今年9月份开始动工,包括续建教学楼和新建教师宿舍楼在内的二期工程,预计明年4月底前竣工并交付使用。

  继产业对接之后,新兴与顺德之间又展开了教育对接,新兴、顺德两地教育部门已于今年6月份签订协议,开展为期3年的教育对口帮扶,双方确定了4个帮扶项目。

  新兴县新州教育基金会经由云浮市民政局批准,已于12月4日正式成立,至今所募集到的基金已超过2000万元,有力地推动新兴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

  新兴县委书记叶锐表示,新兴县将加快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推动县城教育扩容提质,打造城东、城南、城北三大教育园区,加快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案例

  新兴一中迎来百年华诞

  新兴一中百年华诞庆典活动于12月20日成功举办,是今年新兴县内一次教育界盛会。

  庆典当天,数千名校友和各界嘉宾欢聚一堂共庆百年华诞。省教育厅发来贺信,广州市委原书记、原粤中纵队副司令员欧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改办主任赖斌,云浮市政协主席黄达辉等省市领导,以及新兴县四套班子成员出席了活动。

  庆典活动为校友和嘉宾们准备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还为一中各届学子安排了聚会课室,共叙当年情,开放校史室供校友们参观,准备笔墨供校友们即席挥毫。

  新兴一中校长李西全表示,新兴一中将站在百年里程碑上重新起航,努力将学校打造成“高品位、高质量、高素质”的粤西名校,为新兴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10

  便民服务提速

  转变职能建立三级服务平台

  2014年,新兴县不断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建设网上办事大厅为切入点,统筹建设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惠民便民工作。

  在县级层面,新兴县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截至10月,已进驻48个单位722项事项,其中600事项实现网上在线申办,可以为群众提供政务公开、投资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效能监察五大服务。

  除了网上办事大厅外,新兴县还设立了实体的行政服务中心,截至10月,已有25个县直部门的237项审批事项都已进驻中心,可以为群众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便捷服务。

  为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新兴县行政服务中心实施了“首问负责制”,办事群众在一个窗口提出申请,按照“一家受理、联合审查、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原则,由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受理并联审批工作。

  同时,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12月15日,新兴县公布《2014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四批)》,决定取消“农村公路(县乡村道)养护工程审批”等10项行政审批事项。

  在镇村层面,新兴县建立了普遍覆盖的便民服务站。据了解,新兴全县12个镇和199个村(社区)都已建立便民服务站,可以为农村群众提供民政、计生、医保、农业等事务的行政审批服务。

  新兴在全县推行了村干部(党员)“跑腿式”代办服务。全县组建了由镇有关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以及村委干部组成的700多人的镇村便民服务站代办员队伍,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村代办员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案例 个体工商登记实现并联审批

  6月23日,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并联审批在新兴县行政服务中心试运行。上午9时,县行政服务中心并联审批综合窗口首次实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一窗受理、一表登记、三证同发”,同时将公章刻制备案一并纳入审批业务之中。

  梁女士是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并联审批试运行后的首个受惠者。她告诉记者,以前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为多部门受理,办理登记最少需要18天时间。

  “现在,个体工商户申请人只需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一楼的综合窗口,填写一张申请表格,一次性递交齐备的申请材料就可坐等通知拿证,办齐所有证照时间缩短到5天以内,且只对应中心一个窗口,2次就可拿到所需证照。”

  新兴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黎兰芬表示,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并联审批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流程监控”为原则,这将极大地缩短了群众的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