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民营养老院的 智能化探索

2014年12月24日05:10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民营养老院的 智能化探索

作为长寿之乡,三水将积极开展智能养老机构的探索。

■夕阳产业的“朝阳前景”系列报道之一

  近日,三水开展养老机构建设及运营现状调研,通过走访的形式厘清三水养老产业的发展之脉络,目前就调研的所得来看,“信息智能化”发展模式被寄予厚望,三水有民营养老院已经开始试点工作;“医养结合”模式在青岐万福颐养居已有探索;乐平引入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的新路子获得不错的反响,作为长寿之乡,这些模式的探索与建设以及推广,有望助力三水养老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们将解码每一种发展模式背后的故事。

  “李阿姨年近70岁,身体各方面都不错,唯独血压有点高,子女不在身边,家中的GPRS血压计成为她的‘医疗看护’,GPRS血压计将李阿姨每天测量的血压数据上传到居家养老监控平台,一旦出现数据异常,监控平台立刻会做出反应,养老院即刻启动调动人员的指令,派医护人员前往家中为李阿姨诊断。”在一家上海养老院智能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宣传片中,所有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气呵成。

  这种以产品为载体,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设备,启动养老院提供的一系列后续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将在三水开始探索之旅。

  “下个月中旬,我们就开始全面启动这种养老模式。”广东皓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智和表示,公司经营的三水区西南街道皓晖养老院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准备完毕,人员培训结束后,就将正式开启运营之路。

  信息监测平台打通用户和服务系统

  信息监测平台打通用户和服务系统

  在三水区西南街道皓晖养老院二楼,智能信息监控室的办公设备办置完备,“这是整个养老院未来的信息枢纽,连接设备终端的老人和养老院的服务体系。”皓晖养老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如何让这种居家式的养老更有实质性的服务体现?从事养老产业近七年的何智和表示,现在养老院的做法是依靠专门的人员按时上门服务。“可是,这种形式可能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如果老人遇到突发情况,看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时机把握不准,信息滞后对于居家养老产业精细化的服务来说,还是一个掣肘。”

  2011年,何智和前往上海的一家智能化养老院进行考察,“当我看到依靠先进的设备,再配以完善的后续服务体系,我觉得养老产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信息化智能化的流程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更贴切的服务。”

  对于引进的智能化养老模式,何智和非常看重信息监控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主要是通过整合通讯网络、智能呼叫、互联网等科技,将养老院的会员资料进行数据大搜集,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监护。

  以GPRS血压计为例,设备可以帮助检测到心律不齐的症状,同时可以快速测量血压和脉搏,这些数据通过设备内置的GPRS模块,同步反映到居家养老的监控平台。“如果数据有异常,检测平台会发出预警,与此同时,根据数据的反馈,监控平台工作人员会安排后续的服务,比如住院登记,挂号以及医生的安排等全部由这个监控平台一并完成。”

  目前,在初期运营阶段,与检测平台数据连接的产品主要有一款集视频通话,远程监控和无线报警功能一体的看护宝,一款感应功能的安睡宝,可用于在睡眠时监控心动、呼吸情况,以及GPRS血压计。“依据会员对产品的反映,会不断丰富产品数量。”

  “信息智能化”养老没那么容易

  作为三水首家民营养老院的智能化养老产业的探索,何智和看好产业的前景。有数据显示,三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2008年至2013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人增长率高达32.9%。

  目前三水共有8家公办养老机构,总床位1593张,仅覆盖全区3%的老年人口。除福利中心外,其余7家主要保障五保孤寡老人入住的各镇街敬老院床位都比较紧张,其中金本、芦苞、大塘敬老院均已呈饱和状态。

  “三水作为长寿之乡,老龄人口比例非常之高,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明天如何养老的选择。我觉得智能化养老是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何智和认为,建设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完善老年人信息数据库,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化呼叫救护服务,以及电子保姆系统、居家养老和家政服务系统和老人健康远程监控等系统。

  科技给养老服务业插上翅膀,能使老年人获得服务的便利性大幅度提高。拥有美好前景的同时,目前的发展瓶颈也显而易见。“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含量非常低,基本上都是一些传统的技术或者方法,除了北上广几个大城市之外,在大多数地区的养老机构里面,有科技含量的设备很少见。”有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在依托产品打通信息化服务的同时,后期配套服务的建设才是主阵地。“如果把血压计等产品作为联系客户,提供养老服务信息化过程的前端,那么后期的护理才是信息化服务的落脚点,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何智和认为,前期只需要通过养老院内部的信息化流程改造,而后期的服务信息化则需要与外部的机构产生信息互动。

  为了打通后续的服务,皓晖养老院已与三水区人民医院洽谈了多层面的合作,“我们派驻专业人员在医院前台驻点工作,养老院如果有会员需要住院看病检查或者手术,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电脑前预先收到监测平台发出的通知,会员的病情资料将全部显现,工作人员将按照会员的病情提前安排,届时,养老院会员可免去多重手续直接接受医疗服务。”何智和表示,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合作层面,在将来,养老院的信息化服务会覆盖养老会员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将会员的需要全部纳入信息化渠道。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养老产业的信息化之路主要是打通信息服务的全链条,提高服务质量。”何智和表示,这条道路很长远,但是他们正在探索的路上。

  文/图:蔡捷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