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3日04:12 来源:南方日报
孙建国在训练场上长年累月摸爬滚打,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八尺男儿三尺枪,铁血豪情寸柔肠。刚获选“全国百名优秀民警”的孙建国是地道的蒙古汉子,他从北方来到广东,从广东远赴海地。从警11年的他成为警队中身怀绝技、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标杆。
永远冲在最前沿。自2003年底参加公安工作,被誉为“拼命三郎”的孙建国共参与抓获各类要犯423名,带队成功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260余次,协助破获各类案件650余宗。联合国颁发的维和勋章是对他代表中国历练血与火、生与死的8个月海地维和贡献的赞赏;佛山市公安局首届“十佳卫士”是对他“一招制敌”“一枪毙敌”特警职业所体现职业素养的肯定。
诸多荣誉加身,孙建国还是那个质朴的人民警察,那个心中不乏柔情的男子汉。他顶着姐姐和父母相继查出身患癌症、并于两年间先后去世的伤感,仍然坚守岗位,堂堂八尺男儿在凶险面前不曾有过丝毫犹豫,却在“忠孝难全”的亲情面前流下热泪。
如今,“种种荣誉和经历都成了过去”,孙建国说,今后他要做的就是更加坚强自信地面对生活,将对家庭的愧疚化为工作的无限动力,用行动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伟大使命。
维和八个月经受生与死考验
2005年,广东省公安厅组建海地维和部队,刚刚从八一队转业到佛山公安系统的孙建国第一时间报名,并在同年4月以三水分局特警的身份通过联合国甄选,远赴处于动荡的海地。
这一去就是8个多月,而每一天都要面临死亡的威胁。荷枪实弹,断壁残垣,难民和疫病,这些或许可以成为孙建国驻海地期间最为深刻的记忆。
然而正是军人的荣誉和男儿的血性,激发孙建国直面这些生和死的考验,并将它视为共和国军人建功立业、维护和平的战场。当年5月6日,一名法国女孩在海地贝莱尔地区被匪徒绑架,作为中国防暴队机枪手的孙建国参加了维和部队的人质解救行动,他们成功突入敌阵,在顺利解救人质的同时还“俘虏”了8名犯罪嫌疑人。
事后,时任海地太子港地区警察局局长托马斯竖起大拇指,向这些凯旋英雄致意。凭借出色的表现,孙建国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维和勋章,归国后也荣获中国公安部颁发的中国维和警察奖章,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海地的维和是孙建国人生的转折点。在转业成为公安特警、加入维和部队前,孙建国是八一队的散打运动员,同样有着显赫的个人“战功”:全国散打锦标赛第八名,全国散打冠军赛第七名,全国散打王争霸赛第五名……2004年,由于左臂骨折,孙建国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从此告别酷爱一生的散打运动,当上了一名公安特警。在海地的维和行动让他再燃人生斗志,重新得到锤炼。
“记得在海地营区第一次升国旗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唱起国歌并流下眼泪,倍感祖国的亲切。”十年后,年近不惑的孙建国感怀往事但仍壮志满怀。
亲人相继去世他更加珍惜家庭
特警是人民警察中的攻坚队伍,他们要承担对付劫持人质、涉枪、涉爆等恐怖暴力犯罪,时刻都要面临危险。2007年5月1日晚,在与追捕民警的对峙过程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用刀片划伤自己并称患有艾滋病,企图以此逃脱法律制裁。孙建国赶到现场,但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无形中增加了抓捕的困难和误伤的可能,当机立断的孙建国乔装成医务人员向犯罪嫌疑人靠近,并寻找机会将其扑倒,最终在队友的协助下制服了犯罪嫌疑人。
在抓捕的过程中,孙建国被犯罪嫌疑人划伤,这让他有一丝担忧:“犯罪嫌疑人称其患有艾滋病,我要说不担心被感染,那是假的。”孙建国坦言,不过,他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了这些,没有将担忧带回家中。“当晚就发现他受伤,但不知道是与可能患有艾滋病的人搏斗中受伤的。”孙建国的妻子张春宇表示。
2011年底,孙建国的姐姐、父母相继查出身患癌症,顶着空前精神压力和巨大经济负担的孙建国一方面坚守岗位,一方面想方设法为他们筹钱治病。单位和同事捐10多万元给他解燃眉之急,在收到捐款后,作为堂堂八尺男儿的孙建国也不禁流下眼泪。遗憾的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孙建国的姐姐和父母相继去世,“忠孝难全”的孙建国再次流下了热泪。
孙建国此后更加珍惜家庭,不将工作压力带回家中,多抽时间陪伴家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幸福。图/文:蔡捷 三宣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