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2014年12月22日09:05    

原标题: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未标题-1.jpg

此文为中国文明网微信订阅号特约来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拉萨,一座被群山环绕,全年日照量达3000小时的城市。一座穿越历史,书写传奇的城市。地处西藏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拉萨河流经于此汇聚成河谷平原,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六世纪末,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繁盛的吐蕃帝国。

  行走在拉萨,直面如此纯粹的天空,大片大片的云朵,只是悄悄地游荡,小心翼翼地稀释着有关蓝的像素。我情不自禁的拿起相机咔擦一下,天空蓝的让我心动。

  漫步在拉萨,我几乎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得到布达拉宫,从日升到日落,它灿烂的色彩,厚重的纯白、深沉的土红和着湛蓝湛蓝的天空在高原的强光的照耀下,总是别样的美丽,让人忍不住驻足凝望。穿行在布达拉宫的寺院楼阁间,高大的佛像、灵塔、色彩瑰丽的壁画静穆在这座历经千年历史沧桑却仍然屹立的宫殿,历史仿若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我不禁遥想起1300多年前,一位16岁的汉族女子离开繁华的唐都长安,带着梦想,踏上了前往雪域高原的漫漫长路,她将要去的地方,是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都很遥远和神秘的拉萨,这条漫长艰辛的进藏之路,她和她的队伍整整走了三年。她就是文成公主,她带着唐朝大量科学文化技术与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千里迢迢来到了雪域高原,把这里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为布达拉宫。宫殿主体为四个部分,一是白宫、红宫;二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驻地、印经院;三是宫墙、宫堡、宫门;四是宫后面的龙王潭、龙王宫及大象房。白宫建于1645-1653年,因其外墙为白色而得名;红宫建于1690-1693年,因其外墙为红色而得名,在红宫平顶上还金瓦屋顶,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生辉。时至今日,布达拉宫内仍供着据传为松赞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

  布达拉宫在历史上几经被毁重建扩建,才使其具有了今日之规模,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在今日,每每有人提及它时都会自然而然想到西藏。俨然在所有人心中,这座凝聚着藏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心血又见证着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以其伟岸的姿态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布达拉宫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宫殿的修建不仅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而且布局又协调完整,创造了一项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惊叹的天才杰作。其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蕴含的文化内涵,都是独一无二的。木制屋顶与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花岗石的墙身,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摩羯鱼、宝瓶、经幢、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的结合让我惊讶于它的宏伟瑰丽与巧妙。大殿内的壁画是布达拉宫内的又一道别致风景,壁画题材丰富,色彩瑰丽。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五世达赖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等,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长卷丝毫不为过。

  布达拉宫有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它的装饰风格、雕刻、壁画、彩画等都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

  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雪莲在静静地开放

  鹰群掠过,格桑花香

  故乡在星光下旋转

  草地上奔跑着阳光

  青稞粒粒,酥油飘香

  牧羊姑娘叫醒雪山

  我寻寻觅觅的故乡

  你摇晃的阳光沐浴我的梦想

  你是我梦中打马仰望的天堂

  你来或不来,拉萨就在这里静静的等你,

  用她所有的热情期待你。

  (拉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张碧芳)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