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脾胃失调 小心失眠缠上你!

2014年12月20日08:28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脾胃失调 小心失眠缠上你!

  你是不是经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如果是,很可能是脾胃失调了。在中医看来,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失眠关系密切,这里的脾胃不是通常理解的脾脏和胃,而是一个功能单位,其主要作用就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中医专家认为,造成脾胃内伤的主要原因是饮食失节(饮食不合适)、劳役过度(生活不规律)、喜怒忧恐(心情不舒畅)。所以,要想脾胃健康,摆脱失眠,就必须祛除这些造成脾胃内伤的原因。

  脾胃与失眠关系密切

  失眠,是以入睡及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或量达不到正常需求,日间感到精力和体力得不到休息和恢复的一种主观体验。中医又称之为“夜不瞑”、“目不瞑”、“不得卧”、“不能眠”等。

  在中医看来,导致失眠的病因繁杂,人体本身年纪偏大、身体虚弱、感受外邪(比如发热、咳嗽之类)、饮食不卫生或没有节制、情绪容易烦躁或低落等这些人体本身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导致失眠。而失眠的病位在心,涉及五脏六腑,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失眠关系密切。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李艳表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的就是指人的思维意识。中医认为,神主宰人体的精神活动。睡眠往往与精神活动的强弱息息相关,神平静则能睡,神不平静则不能睡,而神依赖脾胃所产生之营养充足,则需要其活动所需的物质基础。因此脾胃功能正常,营养有其来源,神才能得以滋养而睡眠安和,反之则可导致失眠反复出现。

  如果睡眠不安,日久全身阴阳失衡,人体内环境紊乱,伤气耗血,全身各个脏腑受影响,脾胃作为营养的来源,最容易受伤。“因此,我们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失眠的病人会出现脾胃功能失常,比如说胃口不好,饮食减少,恶心呕吐,肚子胀满不适,大便或干或稀等症状。”李艳说。

  湿邪致病多以脾胃为中心

  李艳介绍,外界湿气的特点是重浊而粘腻,让人感觉沉闷,同样在人体内,这种类似于外界湿气的湿邪也是很粘滞的,容易影响脾胃对营养的吸收。这种湿邪有两种,一种是外界湿气的侵袭,它与季节、地域、环境有关,比如说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从事水中作业等就容易感受外界湿气。

  另一种则是自己本身体内产生的湿气,它与饮食、药物、情绪等因素有关。比如说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容易形成内湿。

  为什么湿邪在人体内最容易侵犯脾胃呢?对此,李艳解释说,因脾胃在中医属于五行中的土,共同参与水谷(也就是食物和水)的储存,消化吸收以及转输全身,还参与水液(可以理解为进入体内水)的代谢,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则水谷水液得以正常的输送和排泄;脾胃功能低下,水谷水液不能正常运化,水聚集不能流动,就形成了体内的湿邪,食物不能吸收,聚集在肠胃,就会形成积滞,从而加重脾胃功能的异常。

  李艳表示,由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与水湿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此,湿邪致病多以脾胃为中心。脾胃要免于湿邪为患,正气是关键,这里的正气可以理解为人体的抗病能力,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加班熬夜最伤脾胃

  脾胃作为能量的来源,是正气的重点,而导致脾胃亏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疲劳。过度劳倦并不是单纯指体力劳倦,还包括脑力劳倦、饮食劳倦(吃得太多)、精神劳倦(精神压力太大)等。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指出:“劳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其所生病之先后虽异,所受邪则一也。”过度劳倦伤及脾,脾受伤而先病,脾便不能为胃传输运送水谷精微,胃也紧跟着就会生病。

  “脾与胃生病的先后虽有可能不一样,但受邪的病机都是一样的。一个人过用体力,会出现中气受损、脾胃功能减退、出现胸闷气短、浑身无力、不爱说话、胃纳减退、胃脘部有重坠感的症状。”李艳表示,同样,一个人过度用脑,也会耗气伤脾。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在晚上加班工作或伏案看书,这样会使脾胃运化迟滞,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痞满、不爱吃东西或吃完后也不容易消化。此外,过度劳累,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更有可能会加重其病情。

  李艳表示,在临床中经常看到因湿邪及疲劳所导致的失眠,不一而足,而且很多病人往往症状反复,经久难愈。在这种对外界长期适应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体质。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在体质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气虚质、气滞质、痰湿质、湿热质往往是脾胃功能长期异常所形成的体质特点,而且往往多种体质夹杂在一起,形成虚实夹杂的体质,而具有这些体质的人群也往往会导致相对应的不适症状产生。

  专家强调,失眠与湿邪、疲倦、体质的关系,其核心在于脾胃。前者通过影响脾胃气机,影响气血的生化,进而影响睡眠;相反,睡眠也通过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出现纳差、疲倦、痞满等脾虚湿阻的症状,再进一步形成气虚质、痰湿质等病理体质。

  ■贴士

  正常人也需要调养脾胃

  正常人群是否需要调补脾胃?对此,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消化科主任陈延表示,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要注意调补脾胃,而且正常人群调补脾胃的效果要远远好过有病的时候。

  因为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其对损伤有很强的耐受性。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一样,一两年的干旱不会对土壤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如果长年累月的干旱,土地就会沙漠化。等到土地变成沙漠后,再想办法去治理,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增加百倍甚至千倍。

  既然要调理脾胃,要如何调理呢?吃人参还是冬虫夏草?陈延表示,其实都不用,调理脾胃可以不花一分钱,只要做到十二个字:饮食规律、生活规律、心情舒畅,脾胃自然就会健康。

  饮食规律三餐规律定时

  规律的饮食对养脾胃十分重要。首先,三餐应该定时,且有一定的规律。当然,这种规律不是死的。不是每个人都要7时吃早餐,对于特殊职业、特殊工种,要想办法形成自己的规律,如很多卖鱼、卖肉的人群,早上4时就要开始工作,就需要根据工作特点摸索出自己的合适的时间和节律。吃饭时不宜过快,进食速度过快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反流的情况。另外吃得太快也会容易超量,产生消化不良的情况。

  生活规律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要养成劳逸适度的生活习惯。现代人工作紧张,夜生活也比较丰富,很难像古时候那样“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有一些特殊工种的工作如护士很难保证正常的休息,因此需要自我调整,达到张弛有度,空闲的时候抓紧时间休息,不要自恃年轻而只顾玩乐。年轻时阳气旺盛,一旦年纪变大,阳气虚衰,很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心情舒畅肝气不舒会损伤脾胃

  不良的情绪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而出现便秘、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紧张会造成胃酸分泌增多而使胃炎迁延难愈。中医认为肝气不舒会损伤脾胃,长此以往,脾胃必然受损。因此,豁达、开朗的情绪是脾胃健康的关键,所以中国自古就有“心宽体胖”的说法。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通讯员 宋莉萍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