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04:45 来源:南方日报
■严介和
醒世恒言
和谐社会需要兔子也需要乌龟。
严氏释义
我们传统的教科书中有乌龟和兔子的故事,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乌龟就是乌龟,兔子就是兔子。乌龟特别勤奋特别辛苦,兔子却在那里吃喝玩乐睡觉。乌龟辛苦了一夜,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兔子说乌龟怎么跑到我前面去了,蹦、蹦、蹦,又蹦到乌龟前面,又到一个离乌龟很远的地方,一个驿站去吃早茶去了。那只乌龟还在奋斗,兔子说这样吧,改让乌龟爬上三十天三十夜、三百天三百夜。我吃一点早茶继续跑,中午饭我就不吃了,辛苦一下,跑到上千公里后就去吃晚饭了,这时候乌龟爬一辈子估计也跑不到兔子那里。是不能比的。
这个故事呢,我的感觉是,作为企业人来讲,一定要知人善任,因人而异。乌龟就是乌龟,兔子就是兔子。一个企业里面允许有乌龟,也允许有兔子。一个企业里面只有乌龟没有兔子,那这个企业不叫企业,叫加工厂。如果这个企业只有兔子没有乌龟,那这个企业叫什么,那是很可怕的,那是高端的实验室,有可能大家都要爆炸。和谐社会需要兔子也需要乌龟,但是总而言之,我们做企业的人尽可能地要兔子多一点好。
乌龟相对是一个弱势群体,兔子相对是一个强势群体。强势容易狂妄、容易骄傲。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你说你宁愿做一只正确的乌龟而不做错误的兔子?我想问如果兔子知道自己错了,它也变得正确了,那你愿意做谁呢?我们希望每个企业多培养些兔子,那这个企业就更进步了,而且进步得更快。我们既需要乌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更需要兔子。乌龟和兔子的赛跑,偶尔一次失败可以,但长期这样下去怎么可能呢?一万只乌龟也赶不上一只兔子。就像千里马和老黄牛一样,我们既要老黄牛又要千里马,既要乌龟又要兔子。
警世通鉴
龟兔赛跑,乌龟是被学习的楷模,兔子是被讥笑的对象。故事之后,是否乌龟从此生生引以为豪?兔子是否世世妄自菲薄?
在思维定式和习惯势力的本能解读中,“勤奋”是一个厚重地可以承载一切先天弱势群体的励志字眼。龟兔赛跑的故事,历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结果的影响,勤奋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甚至超越血统,跨越基因。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但是,从古至今,残酷的社会现实往往把这个美好的励志故事打击得体无完肤。事实是,如此多的平庸品种由此误入歧途,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准确的人生位置。燕雀终不是鸿鹄,只能一生辛苦奔波。
认清自己是确定人生奔跑路径的前提。有自知之明,找准人生定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至于龟兔赛跑中,乌龟靠勤奋终于战胜兔子,这是偶然性的、一个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但我们往往把它当作了普世的真理。
从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角度看,这是自我蒙蔽。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优势对比,自不量力而不自知。如果乌龟聪明,为何不去和兔子比游泳,哪怕比谁活得长,这是很有意思的事。优势和短板的较量,本就不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如唐高祖李渊为西汉前将军李广、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宋太祖赵匡胤为后周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检校司尉赵弘殷次子;元世祖忽必烈为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清开国皇帝皇太极为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之女和统一女真部落的努尔哈赤的儿子。历代皇帝很少是一介平民出身,哪怕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是个亭长,但也是在娶了县令的女儿后才开始发迹。
这些人或者可以说生来就是兔子,如果“建功立业”是人生跑道的终点,那么他们一开始就已经把许多人落在身后;但如果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生活目的,那么他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得到这份出世的怡然。
《淮南子》曰:“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能代替谁。无须艳羡他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
PK古今
屈原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刘向 隋侯之珠,国之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
顾嗣协 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奥古斯丁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莱布尼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拍案惊奇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
11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