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帮失足少年打开心扉甩掉“包袱”

2014年12月19日04:43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帮失足少年打开心扉甩掉“包袱”

失足少年帮农村困难户拔草。

法官在未成年人帮教基地等候帮教少年犯。

  “谢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好好做人!”2014年11月28日,佛山市高明区法院护航志愿者服务队(以下简称“高明护航服务队”)在高明区“三谭”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成长沙龙”活动,参加活动的失足少年阿强在活动之后敞开心扉,向在场的法官和护航志愿者说出了上述心里话。

  阿强是高明护航服务队今年跟踪帮教的对象之一。在此之前,这支以失足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由法官和不同工作领域志愿者组成的队伍,自2009年12月28日组建以来,共对86名失足少年跟踪帮教344次,帮教成功率高达96%。

  ●文/图 唐梦 黄志庆 李钊

  对失足少年一对一跟踪帮教

  “帮助失足少年真诚悔过、重塑人性并走向新生,是护航服务队的主要工作目标。”高明法院刑庭庭长陈爱琳介绍,“帮教分庭前、庭中、庭后三个阶段,庭前主要是调查,包括了解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家庭结构等情况,找准教育点、感化点;庭中注重法庭教育;庭后则对未成年罪犯进行‘一对一’跟踪帮教、心理辅导,最大限度地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

  少年阿全痴迷上网,初中辍学后,又因筹钱上网实施盗窃行为,最终被判缓刑。缓刑期间,阿全执迷不悟,屡教不改,其父母慢慢对其失去信心。“尽管如此,护航志愿者依然对我不离不弃。”阿全回忆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心理咨询师上门与我谈心。他们的引导让我对过去有了很大的反思,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很大的感悟,是他们陪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慢慢地,阿全由开始的“一声不吭”变得“话多了起来”,再到配合参加帮教老师的心理测试与互动游戏。不到一年,阿全完全戒除了网瘾,还积极帮助父母洗衣、拖地、做家务。看到阿全的彻底转变,其母亲十分感激:“是护航服务队帮我找回了儿子。”

  对于未能判处缓刑的失足少年,护航服务队则定期组织由心理咨询师、“道德模范”、退休老师等志愿者组成“亲情帮教团”,多次前往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看守所、监狱,与失足少年进行了“零距离”交流。“及时开展帮教回访,重点抓好三个时期(即刚进所服刑的适应时期、服刑的关键时期以及即将刑满释放准备出所之前)的帮教工作。”陈爱琳介绍,护航服务队还开创了“互助”帮教模式,即邀请改造表现优秀的失足少年帮教引导正在服刑改造的失足少年,通过这种帮教模式,向后者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其树立认真改造的信心。

  据了解,为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和常规化,去年12月,护航服务队在高明区看守所成立“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建立了常规化的看守所未成年犯“一对一”帮教工作机制。

  组织缓刑未成年犯参与公益活动

  与阿全有同样经历的杰仔今年17岁,因曾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3年。判决后,杰仔与家人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也不想接受护航志愿者善意的“监视”,经常对志愿者的帮教行为敷衍了事,希望被早早“放弃”。杰仔没有想到,志愿者们没有被他的态度所影响,不仅帮助他找到工作,指导他如何与同事相处,还不时鼓励他参加社会义工服务。

  在一次重阳敬老活动中,杰仔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子、砍柴、为老人削苹果,当老人们夸奖他“真羡慕你的父母,有这样的好儿子!”时,杰仔顿悟:只要自己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

  之后,杰仔变得积极主动起来,除了主动跟志愿者汇报自己的近期情况,努力和家人修复关系之外,也变得更加乐于助人。在参加探望关爱一位残疾老人活动时,杰仔从自己身上拿出了仅有的一百多元,偷偷地塞进老人的手里。杰仔母亲看在眼内,甜在心里。杰仔的表现也让护航队员的心完全放下,他们知道,杰仔终于跨过了回归社会的门槛。

  “我们通过组织缓刑未成年罪犯到孤儿院、敬老院、社区等场所参加关爱孤儿、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公益活动,努力让失足少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消除自卑感和扭转逆反心理,养成乐于奉献社会的良好习惯。”高明法院护航志愿服务队队长仇文华说道。5年以来,高明护航服务队共组织96人次缓刑未成年犯参与公益活动23场,为62人次老人、孤儿、残疾人提供了关爱服务。

  不能让一次失足影响一生

  其实对于失足少年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犯罪过后的出路问题。来自广西的少年阿龙因抢劫罪被判缓刑,事后阿龙一直愁眉不展。“这个孩子比较懂事,就是一时糊涂做了错事,庭审的时候从头哭到尾,都说很后悔。”该案的主审法官仇文华说,后来通过交流发现,阿龙闷闷不乐的原因是担忧自己的犯罪行为会影响到他的工作。

  为打消阿龙的顾虑,仇文华向其详细解释了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制度,并积极为其联系工作。现阿龙已在一间家具厂上班,并拿出第一个月的部分工资为贵州铜仁的一位渴望童话故事书的小女孩实现圆梦。“我只是捐出几本书,就可用自己小小的行动,实现别人一个很大的梦想,我很乐意这么做。”阿龙开心地说道。

  “不能让孩子的一次失足,成为影响其一生的包袱。”高明法院主管刑事审判的副院长岳旭阳表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制度,帮助失足少年更好地回归社会。对于悔罪态度良好、改造积极优异的缓刑未成年罪犯,高明护航服务队积极与学校、企业沟通联系,努力帮助他们重圆校园梦和走上工作岗位。5年来,在高明护航服务队的帮助下,共有5名失足少年重返校园学习,4名失足少年找到了工作。

  从“爱”出发,从“帮”入手,从“教”感化,始终坚持“寓教于审,审教结合”的少审工作方针,近5年来,高明法院护航服务队始终坚持立足庭前抓预防,庭中抓教育,庭后、判后抓感化,探究失足少年犯罪的深层原因,找准各种心理帮教方法,引导他们重塑自我,帮助他们走向新生。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