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04:36 来源:南方日报
航模兴趣班里唯一的女生在阳光下调制胶水。
一个学生调皮地用航模遮住脸。
学生们围成一团安装航模部件。
国旗下学生们举着自己制作的航模准备试飞。
学生们设计了一款超大号的“纸飞机”。
两名学生举着超大号的“纸飞机”。
初冬的下午,风掠过裸露块块黄土的草坪,阳光耀眼而温暖。小学操场上,十几个孩子各自举着亲手制作的航空模型准备试飞。他们的视线跳过教学楼,越过国旗,穿过白云,望向远方。
站在不远处的,是他们的航模指导老师陈述亮。已经穿旧磨边的灰色大衣随意套在身上,眼里和脸上满是笑意。从小就有一个飞翔梦的他,对各种航空模型有种执着追求。成立科技兴趣小组2年以来,带着孩子们先后做过100多架飞机模型,很多练习时摔坏了——用他们的行话说叫“炸机”,现在还保留20多架,孩子们手上拿的便是其中主力。在不久前的第十三届惠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场表演中,陈述亮带队制作的四翼飞行器,引来现场阵阵惊叹,并获得惠城区一等奖。
从给学生讲解航空理论、航空史、模型的重要性、各电子器材的用途特点开始,到初期尝试,锻炼手工的小鱼飞机、大红飞机,然后跟随老师批量制作的彩虹飞机,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依葫芦画瓢。吃着香蕉然后造一个“香蕉飞机”,喜爱鲨鱼便让它飞翔做了“鲨鱼飞机”。“从静态手工模型开始,经过网络下载制作的练习,今后将以自我设计为主。”陈述亮介绍说。这个目前惠州唯一的航空模型兴趣小组,从模仿、引进到自主创造,虽只是简单的模型,却暗合着中国工业发展的轨迹。
孩子们还小,梦想却很大。科学家、飞行员、发明家,这些似乎正逐渐远离当下孩子们梦想清单的名词,正在他们的心底萌发。对于这些爱丁宝双语小学的师生们来说,幸运的不仅是有爱好航模的老师,还有家长的支持,互相的鼓励。
张浩宇在兴趣小组已有2年的资历,关于未来、关于创造,脑子里有无穷的点子,比如一只对抗地球引力一只引导其它星球引力的“旅行手套”,以及轻便如常的宇航服。胡育滔参与制作的飞机模型多达8架,是组里公认的“飞行队队长”,加入小组后,爸爸还特意为他买来一套航模用具。年纪最小的二年级学生邓健宇,加入不久已被视为后备主力。
“很快,我们就长大了,航模要交给更小的同学继续。我们自己还有更大的要做。”张浩宇郑重其事地说。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