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04:29 来源:南方日报
国家4A级旅游区——叶帅故园。
fengss4c83.jpg
——“梅州的负离子像乒乓球那么大!”
——“不,应该说像足球那么大……”
近日,笔者在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遇到一群来自深圳的青年游客,在涧水细流的山谷中快乐地漫步,不时传出对客家山水的赞叹。比喻虽然有些夸张,但确是美丽梅州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近年来,梅州着力推动文化旅游特色区、特色宜居城乡的建设,激活全市山水人文资源,变山高水远的劣势为山清水秀的优势,为欠发达山区的绿色发展探路。
如今,梅州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国际慢城、长寿之乡,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域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梅州积极发挥中央苏区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两大政策优势,狠抓“三大抓手”,着力交通城区和园区建设,突出实体经济和项目落地,一方面谋划推进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一方面挖掘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融入并带动区域发展。今天,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六次会议在梅州召开之际,我们亲身踏上这片旅游热土,将连续展开这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交相辉映的山水人文
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的梅州孕育出了宋湘、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张弼士、林风眠、叶剑英等一大批光耀中华的名人贤士。据统计,辛亥革命以来,梅州涌现了两院院士29名、大学校长250多名、将军470多名。祖籍梅州的两位泰国前总理英拉、他信上月也曾再次前来祭祖。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梅州儿女投身革命,协助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开展革命活动。光辉的历史造就了今天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梅县区叶剑英纪念园,大埔县“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平远县红军纪念园、红四军革命旧址,丰顺县红十一军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李坚真纪念馆,蕉岭县谢晋元故居、红军路、丘逢甲故居等,如同颗颗闪耀的明星,镶嵌在这片绿色大地上。
“慢”城背后的激流涌动
慢,是梅州发展休闲旅游最吸引人的因素之一。今年6月,梅州正式加入国际慢城联盟,“慢生活”这种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驻足。
其实,“慢生活”依托的是梅州美丽的生态。梅州森林覆盖率达72.7%,每立方厘米的负离子数量最高达96800个,宛如一座天然生态浴场。2013年,梅州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梅州市区降尘年均值为1.58吨/平方千米·月,远低于广东省推荐标准(8吨/平方千米·月),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作为欠发达山区,“慢”城的背后,旅游资源激流涌动。梅州充分激活生态人文,全市旅游产业呈现“井喷”态势。
以梅城为中心,城区周边分布着客天下、千佛塔、客家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约20公里外的梅县区雁洋镇,是广东文化特色旅游区雁洋核心区,梅州市充分发挥叶剑英故居、雁南飞、雁鸣湖、桥溪古韵、灵光寺等知名旅游景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撬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周边十个乡村联动发展,宜居宜游,如诗如画。
北部的平远县,亚洲最大的天然卧佛、栩栩如生的五指石、隐藏深山的相思谷……行走这些景点,不禁让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五指石上的天道,则让人赞叹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东北部的蕉岭县,是第七个世界长寿之乡,也是著名台乡。北风萧萧南下,被比喻为台湾“日月潭”的蕉岭长潭,倒映起被染红的枫叶。
东部是与福建毗邻的大埔,素有“客家的香格里拉”美誉,以百侯镇为代表的传统古村落、以泰安楼和花萼楼为代表的客家民居、以三河坝为中心的红色旅游景点,让人充分领略深厚的客家人文。
在梅城以南的丰顺县,日前获得了“中国温泉之城”的称号,优美的温泉资源和醉美的龙归寨瀑布、八乡山大峡谷等引领该县旅游迎来暖冬。
值得关注的是,梅州全市旅游资源打破了单个点的局限,通过有力统筹,串珠成链、以点带面、连片发展,打造“国家农业公园”式的美丽乡村,村村是公园,处处成美景。每到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城乡互动的绿色发展格局
蕉岭县南磜镇的竹海,占全县毛竹种植的一半,全镇有毛竹近十万亩,不仅是都市人休闲观光的“生态绿洲”,还是当地农民勤劳致富的“绿色银行”。竹海观赏、冬笋、笋干、竹子、竹制品加工……一条依托竹海的产业链正在壮大。
这是旅游带动农业的直观呈现。实际上,梅州十分注重旅游产业与农业、农村的融合互动,让保留生态资源和传统文化的农村,切实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实惠。以美食为例,梅菜扣肉、蕉岭三及第、大埔美食……这些“舌尖上的客家”的走红,壮大了农村原材料市场,绿色食材的价格逐渐走高。
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客家娘酒、盐焗食品、柚皮蜜饯、梅菜干、梅州姜糖、高山茶油、竹稻米,这些耳熟能详的产品,是梅州旅游与农产最佳结合的成果。
旅游催生传统农业不断涌现出转型升级的样本。近年来,以花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景点受到追捧。冬有雁南飞的茶花、梅江两岸的梅花、城北的兰花、梅州樱花谷,春有雁鸣湖的柚子花、玉水古村的李花、平远南台山杜鹃花、麓湖山的杏花,秋有大埔的千亩向日葵、油菜花、梅江区西阳镇格桑花……
旅游、文化与农业也实现很好地融合。与长寿文化为例,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勤劳淳朴的人文风俗,再加上绿色的客家美食,孕育出梅州独特的长寿文化。截至目前,梅州大埔县、蕉岭县、丰顺曾先后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其中,蕉岭县还被评为世界第七个“世界长寿之乡”。而长寿文化也孕育出梅州富硒红茶、红蘑菇等一系列的长寿食品。
旅游产业不仅创造了可持续的财政收入,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有力助推器,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据统计,2010年,梅州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0.3:41.2:38.5,2013年调整为20.6:36.2:43.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7个百分点。
美丽梅州释放山水人文的活力,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1.95亿元,增长7.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全省平均水平。今年1-10月份,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147.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1.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3%、34.3%。红色热土绿色崛起的愿景,正在振兴发展中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梅州精品旅游路线推荐
四天游:
第一天:(珠三角——梅州)——客家博物馆——千佛塔——同学汇乡村驿站
第二天:叶剑英纪念园——雁鸣湖——灵光寺——桥溪古韵——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第三天:客天下客家小镇——(丰顺县)龙归飞瀑——丰顺温泉
第四天:(丰顺县)万佛园——(返程)
三天游路线1
第一天:(珠三角——梅州)——叶剑英纪念园——桥溪古韵——梅江夜游
第二天:(平远县)相思河景区——五指石风景区
第三天:客天下客家小镇——(返程)
三天游路线2
第一天:(珠三角——梅州)——客天下客家小镇——叶剑英纪念园——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第二天:(平远县)相思河景区——五指石风景区
第三天:(大埔县)百侯古镇——泰安楼——(返程)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