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04:27 来源:南方日报
如果将纳税大户企业比喻为“西瓜”,那么那些分布零碎散乱的个体工商户可谓是“芝麻”。如何捡起作为税源重要组成部分的这些“芝麻”,向来考验着各级税务机关的担当。而在“抱紧西瓜”的同时“捡好芝麻”,从而实现“鱼”和“熊掌”兼得,惠州市国税局也一直在下功夫进行积极探索。
作为惠州产业新城的仲恺高新区,由于重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众多,而国税工作人员较少,工作量大与人手紧张的矛盾凸显,强化零星税源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为此,惠州市国税局通过鼓励县(区)国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初步走出了一条零星税源社会化管理的路子。
在这方面,惠州市仲恺区国税率先试水,与该区财政、街道办(镇)等部门合作共建了4个镇(办、园)税务协管站。运作近一年来,仲恺国税的举措成效显现,积累的经验可为惠州各县区甚至省内其他城市提供一定的借鉴。
摸索
4个税务协管站专管零星税源
仲恺高新区是税收征管的重点区域之一,不仅云集了惠州三星电子、TCL等大企业,也涌现出众多个体工商户。据此前统计,4299户个体户(剔除个体户一般纳税人)遍布于该区6个镇(办、园),税收征收管理难度大。
仲恺区国税局有关负责人说,长期以来该局在零星税源管理上依靠税收管理员的管理,但正式员工只有80人,平均一个税收管理员要管几百户纳税人,零星税源的巡查、动态调查、催报催缴等工作已占据税收管理员大量时间精力,容易出现“西瓜没抱紧、芝麻没捡好”。
2013年底,仲恺区国税牵头建立一个由区财政局、国税局以及各镇(街道)等部门组成的三级协管的工作架构。包括税务协管领导小组、税务协管中心、各镇(办、园)税务协管站。如今,已建成税务协管站4个,驻点国税协管人员15人,管辖个体双定户为3307户。
仲恺国税表示,这样将一部分综合业务素质较高,工作责任心较强的税收协管员组织起来,专门从事零星税源的基础性非执法管理,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成效。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惠州全市国税系统总税收达507.79亿元,其中国内税收收入361.64亿元,同比增长15.8%。而同期仲恺区国税国内税收总收入达82.66亿元,约占惠州全市的22.86%。
成效
入库户数比率上升超6个百分点
今年是惠州仲恺国税正式施行零星税源社会化管理的第一年,通过近一年的运行,征管指标值得以明显改善。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份,仲恺区的“非正常户期末累计户数占登记户数比率”为5.92%,同比去年的8.51%大幅下降30.43%;“已申报户数占应申报户数比率”为99.39%,同比去年的95%上升4.39个百分点;“已入库户数占应入库纳税人户数比率”为99.57%,同比去年的93.4%上升6.1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惠州市政府推行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工作机制的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各类涉税信息已打破过去信息各自封闭的藩篱,国税、地税、工商、国土、公安等部门的涉税信息开始定期交换、共享和比对,而大量的涉税信息需要协管人员进行落实。
仲恺国税表示,在清理这些数据工作中,各税务协管站承担了逐户电话通知并核实、协助下达责令限改、联系纳税人变更信息、协助进行逐户实地核查和入户巡查、协助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等,成为了仲恺国税高质量地完成清理工作的主力军。
据透露,今年以来,仲恺区国税共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户口清理工作,第一阶段完成3871条数据清理。第二阶段完成“工商已登记,国税未登记”和“国税已登记,工商未登记”数据共6136条。
方向
建设联动机制强化协作与配合
对于仲恺区国税在零星税源社会化管理方面先行先试的创新探索,惠州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弥补了现有征管手段的不足,也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该负责人评价称,这种尝试探索解决了税收漏征漏管户问题,可以全面真实地掌握零星小额税源状况,堵塞征管漏洞,逐步建立长期、高效的协税护税机制,实现各项税费的应收尽收,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纳税氛围。
为完善管理,仲恺区国税计划在多个方向发力。一方面,将加强联动机制建设,建立代管人员联系群,及时沟通、指导业务、解决难题;另一方面,强化协作、搞好配合,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助,形成“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治税格局。
同时,仲恺国税还将加强流程管理,要求委托代管单位严格按照《委托代管协议》明确规定的税种、范围、标准、期限开展代管工作。此外,将加强监督激励,采用定期通报、不定期实地巡查等方法,监督、检查委托代管单位的票证使用、税款解缴以及其他履约情况,开展选优评优等活动,调动代管单位参与规范管理的积极性。
惠州国税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零星税源社会化管理,惠州已迈出第一步。待进一步优化后,计划在全市作经验推广,促进零星税源规范管理的同时,也推动整个国税征管成效更上一层楼。
周欢 张亮亮 沈小钦 方雷 陈敏芝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