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东北组团: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2014年12月16日12:46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东北组团: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常平镇委书记黄庆辉。

横沥镇委书记陈锡稳。

企石镇委书记陈福坤。

桥头镇委书记莫厚良。

谢岗镇委书记贾贵斌。

  石排镇

  面积48.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万人,常住人口13.64万人。

  今年1至10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1.55亿元,增长12.1%;税收8.43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亿元,增长7.2%;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96亿元,增长18.8%;实际利用外资6665万美元,增长34.8%。石排以发展“光电通讯、现代物流、旅游创意文化”三大主导产业为目标,今年顺利摘得了“省通信部件专业镇”的牌子。

  横沥镇

  辖区面积50平方公里,下设有16个村,1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人,常住人口近20万人。

  今年前三季度,横沥全镇实现生产总值64.1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增幅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4%,增幅全市第三;限上批发和零售增长39.1%,增幅全市第一。

  东坑镇

  今年前三季度,全镇实现生产总值64亿元,增长9.4%,增速排名全市第2;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增长104%,增速排名全市第1;合同外资6216万美元,增长72.8%,增速排名全市第7;税收总额8亿元,增长17.3%,增速排名全市第8;进出口总额24.6亿美元,增长4.9%,增速排名全市第14。

  常平镇

  地处广深经济走廊中段,全镇面积103平方公里,下辖33个村(社区),户籍人口7.65万,总人口50余万。

  今年前三季度,常平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99亿元,同比增长3.1%;实际利用外资20960万美元,同比增长16.4%;可支配财政纯收入104391万元,同比增长7.98%;各项税收总额24.71亿元,增长6.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8亿元,同比增长5.84%。全镇各类市场主体达27961户,同比增长19.28%。

  企石镇

  北临东江,总面积58.29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和1个社区。目前总人口12万多人,其中户籍人口4万多人,外来务工人员8万多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穗、深、港经济黄金走廊,毗邻京九线、广九线交汇的东莞火车站,距广州机场、深圳机场均约60公里。

  今年1至9月,全镇合同利用外资127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55万美元,完成进度80.6%。全镇进出口总值达62248万美元,同比增长40.1%,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完成进度95.5%,进度全市排名第二;出口总值49542万美元,同比增长47.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完成进度102.3%,完成进度排名全市第二;进口总值12706万美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排名全市第六。

  桥头镇

  下辖17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0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3.4万人。

  今年1-9月份,桥头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13亿元,同比增长5.2%;规上工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4.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7.1%;各项税收总额10.5亿元,增长26.4%;镇级财政收入5.7亿元,增长28.4%。全镇农村总收2.5亿元、纯收1.3亿元,分别增长6.4%和7.9%。目前,全镇共有市场主体数11695户。今年1-10月份全镇新增市场主体数1658户。

  谢岗镇

  面积1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2.1万人,常住人口为10.04万人。截至今年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27.7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4.5%;合同利用外资1.0亿美元,同比增长78.2%;实际利用外资0.5亿美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同比增长6.0%。

  现有工厂企业1309家,其中外资企业213家、内资企业1096家,主导产业有电子信息、金属制品,产值分别为66亿元、21亿元,占镇工业产值的48%、15%。

  11月18日,东莞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并公布了《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提出,东北组团定位为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重点发挥银瓶新区(粤海产业园)、常平镇“一区一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关联并升级组团内各镇产业链,带动城市更新和服务配套完善,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

  放眼东莞东北组团各镇区,作为经济重镇的常平仍是该组团内的“老资格”。然而,由于近年来常平在转型升级上遇到阻力,产业结构调整中较为滞后等原因,该镇的经济增长态势正在回落。从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常平经济发展速度较前两年有了明显的放缓。面对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活力和宜居的要求,常平镇提出要打造“活力宜居的东北组团中心”,并提出了打造休闲旅游之城和运动之城的目标。常平的这次转身会取得何种成效,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与此同时,东北组团内不少镇区在经济数据增速上表现优异,如横沥、企石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横沥在今年前三季度全镇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增幅全市第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该组团内各镇的经济差距或将进一步缩小,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对于该组团内的一些欠发达镇来说,新兴城镇化将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谢岗镇的广东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无疑将成为未来该组团内重要的产业平台。根据《关于建设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征求意见公告》,新区拟打造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华南智造产业科技高地,广东合作开发创新基地、东莞东部生态智慧新城。其中,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尤为引人注目。可以预见的是,该新区将成为今后东北组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以产促城、以城带产,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将成为该新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东北组团处于东莞与惠州的交界地带,该组团内的西部镇区又靠近新东莞站。桥头、石排等镇如果能够利用已有交通优势,建设好交通基础设施,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生活宜居和文化软实力等因素也不应忽视。近期,东坑镇结合自身优势,提出要挖掘“三古”文化,谋求转型发展,就是一条特色城镇化的好路子。

  如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宜居城市建设的关系,将成为未来一段发展时期内东北组团各镇区的发展主题。在11月举办的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市长袁宝成在参加以西南组团镇街为主的分组讨论时说,东莞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产业、城市、生态的三者关系,彼此相互促进,推动东莞城镇化建设。这一点对于东北组团也同样适用。

  镇领导畅谈

  新型城镇化

  近日,常平镇委书记黄庆辉、横沥镇委书记陈锡稳、企石镇委书记陈福坤、桥头镇委书记莫厚良、谢岗镇委书记贾贵斌、石排镇委书记陈志明分别接受了南方日报专访,畅谈各自镇街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机遇、挑战和目标。

  南方日报:您认为在新型城镇化中面临的机遇是什么?

  黄庆辉:当前,中央、省、市都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城镇化要以“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为基本原则。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城镇化工作摆到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大局中去谋划,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推进珠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制定和实施全域规划,形成珠三角城市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确立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目标,努力在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幸福,加快实现高水平崛起。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我们朝着新型城镇化的方向持续努力,就一定能够推动常平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陈锡稳:去年7月,横沥镇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产城联动”战略和“五年建新城”的总体目标,完全契合市对东北组团的定位——“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横沥镇提前谋划“产”与“城”同步升级的工作,并且取得初步成效。

  从外部来看,邻近的东莞生态园全面加快开发步伐,近期开通的东莞火车站,距离横沥只有15分钟车程,正在建设的从莞高速在横沥镇域内接驳,交通日益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这些大园区、大交通项目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必将增加横沥镇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有利于横沥镇主动对接谢岗粤海产业园、松山湖高新区以及东莞生态园,发展汽车模具以及模具上游行业,有利于做大做强模具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陈福坤: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企石镇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优势,推进企石持续发展;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构建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莫厚良:在当前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宏大背景下,桥头镇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桥头作为基层镇街,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将面临着重大基础设施向基层延伸、城镇规模结构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有利条件,必将享受到政策机遇、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等利好待遇。

  贾贵斌:广东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作为东北组团的重大平台,其开发建设将为谢岗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谢岗可抓住机遇做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的提升发展。多年来,由于谢岗财力薄弱,导致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受到较大约束。同时镇村建设规划缺乏合理布局,形成自然发展、随意发展的习惯和现象,全镇城镇化建设水平不高,公共服务滞后。随着银瓶合作创新区的开发建设,倒逼我们全力谋划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公共配套等方面工作,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粤海产业园的无缝对接,目前谢岗总规已与粤海产业园区规划充分对接和融合,并通过市审批备案。

  陈志明:东莞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给石排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振了石排的发展信心。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空间格局,促进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使石排这一经济欠发达镇将实现与其他镇的抱团发展、均衡发展、错位发展,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与激励。

  二是实施过程中的利好政策。《意见》从城镇化格局、人的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资金保障、绿色低碳城市、城镇品质、改革创新等方面,一共40条,绘出了东莞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我相信在人、财、地等方面将带来很多利好的政策。

  详见AⅡ06版

  东南组团

  新型城镇化报道引热议

  ■相关

  上周本版刊发的“东莞新型城镇化组团逐个看”系列报道《东南组团:对接深圳现代产业发展》一文,在东莞,特别是在东莞东南组团各镇引起强烈反响。

  文章见报的第二天(12月10日),塘厦镇党委召开小组会议,专门学习讨论本报报道。

  塘厦镇委书记管敏政认为,作为现代制造业重镇、世界高尔夫名镇,塘厦镇拥有外资工业企业900多家,民营工业企业3500多家,经济总量稳居全市前六,拥有优质产业集聚优势。

  近年来,塘厦镇充分利用扩权强镇试点的契机,完成行政机构改革,承接市下放事权,共有13家市级职能部门落户塘厦,塘厦政务服务集聚优势明显。同时,塘厦近年引进了沃尔玛、万宁、华润万家等知名连锁超市,吸引了兴业、交通、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万科、碧桂园、中信等知名房地产企业进驻,新建了省一级标准的中心小学,优质生活配套服务集聚效益显现。

  管敏政表示,未来塘厦将从三个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盘活土地资源。重点推动128工业区发展工业大厦,推动138工业区沿迎宾大道两侧发展为新的商业集聚区;发挥科苑城、凤凰科技产业园的集聚优势,抓好科苑大道延长线和绿色中企建设,依托成熟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补链型的大型企业进驻,反向推动现有产业链条的完善;努力将“两区两园”打造成为塘厦经济新一轮腾飞的两双有力翅膀。

  二是加强统筹规划。推动宜居社区、名村创建工作,推进城市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省宜居示范镇建设;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到塘厦生活;发挥进驻塘厦的市级行政资源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东南组团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大力推动区域化交通网络建设,优化镇内公交规划、道路规划,加大与其他镇之间路网规划的对接力度,促进市轨道交通4号线塘厦中心站与深圳地铁4号线松元站驳接。

  三是讲求精耕细作。拟建立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建设企业科研中心,为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成立上市企业服务中心,优化企业融资服务,探索行业协会集体授信,推动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强化各类行业协会自身建设,支持协会承接部分政府公共职能,促进成立智能手机(设备)行业协会。创建标准化示范镇,引领电子信息和电源两个重点产业优先建立起先进标准体系。狠抓“三重”建设和管理服务,加快安琪、奥克斯、源暄等现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探索成立专职招商引资机构和制定相关奖励办法,着力引进新一批“三重”项目。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文化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高尔夫商旅、文化休闲度假为主线的品牌活动,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策划/统筹:段思午 蒋才虎 范琛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方镇彬 陈志强 丘想明 黄万全 范琛 陈志强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胡国球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