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12:45 来源:南方日报
在高高的梅花桩上,英武的狮子或昂首高啸,或低头饮酒,腾挪跳跃、一招一式尽显喜、怒、哀、乐、醉、动、静、惊、疑、猛等各种表情和神态,不少观众则围绕在狮子四周,欢呼雀跃。12月9日,“福永杯”第三届全国南狮公开赛在宝安凤凰广场开幕,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前来观战。
南狮亦称醒狮,在桩阵上比赛,在岭南,尤其是广东等地一带十分普及。随着华人的迁移,南狮也成为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十分广泛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从公明街道特地赶来看南狮赛的王先生感叹到,20多年前过年时在湖南老家还能看到舞狮子,这些年早就没得看了,没想到深圳还保留有舞狮子的传统。经过三天激烈较量,12月11日晚,深圳市怀德醒狮团、佛山市南海区叠滘比麟堂醒狮团、东莞麻涌龙狮体育会分获高桩自选、高桩规定、传统南狮三个组别的冠军。
参赛狮队“背后的故事”
南狮赛不仅舞狮精彩,参赛的队伍也各有渊源。深圳宝安区新安上川的黄连胜醒狮团,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末,创始者为传奇式爱国人士黄连胜师傅。狮团以洪拳为主体,狮舞动作大起大落,勇猛刚烈,刚柔相济。狮团历经沧桑,已传六代,至上世纪七十年末,发展出上川,河东,河西,盐田,蚝业,乐群,开屏,臣田八支团队,同时可出狮几十头,演出形式从平地、平台,到高杆,高桩。该狮团本次参赛的代表作“飞跃万重山”为高桩表演,二十几条高低不等的桩柱写意式的代表嵩山峻岭。醒狮高桩采青,征途艰险,动作刚柔结合,技高胆大,展出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迈气概,淋漓尽致地表演了醒狮的勇猛、多疑、好胜、谨慎、利落、憨态可掬的多重性格,让人们在娱乐升平中感受中华民俗文化和既古老又青春的民族精神。
福永怀德醒狮团更是声名远播。1976年,怀德狮队受香港凤凰影业公司邀请,拍摄武侠电影《荡寇群英》。“我们派出20名队员参加电影拍摄,他们演的都是真功夫,狮子直接从楼上跳下来,摄制组对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怀德醒狮第三代狮头代表潘德真对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2010年3月,在首届“福永杯”全国南狮公开赛上,怀德舞狮队也曾一举夺魁。
本届“福永杯”全国南狮赛,还出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境外狮队的身影,尤其是马来西亚的关圣宫龙狮团,其帅气的表演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喝彩声。
“福永醒狮”走向世界
作为东道主的宝安区福永街道,早在2003年就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醒狮之乡”,本届大赛福永街道5支醒狮队一一登台亮相,取得了两个亚军的不俗成绩。记者了解到,福永街道的“福永醒狮”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点,不仅参加了全国性的醒狮赛事,还频频参与国内外各种醒狮赛事交流活动。
福永舞狮习俗可上溯到清嘉庆年间。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渔民以竹木布或纸扎成狮子,敲锣打鼓,翩翩起舞,既庆祝丰收,也祈祷出海平安。虽然历经岁月的变迁,但福永舞狮的技艺仍得以完整保存。
从1993年开始,每年元宵节福永都会举办醒狮大会,桥头、福永、白石厦、怀德、塘尾5个社区的醒狮团悉数登场,除了自家的“比拼”,还会邀请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狮队参加。在国外,福永醒狮同样有着杰出表现,2004年桥头醒狮团代表国家出访马来西亚美里国际狮王争霸赛荣获狮王称号;在比利时2009年“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怀德醒狮队作为唯一特邀表演的队伍,高超技艺赢得满堂喝彩。如今,福永13个社区中有5个社区组建有醒狮队并常年坚持训练,有队员200多名,近年参加国内外比赛获得70多个各类大奖,先后被列入深圳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洁
通讯员 瞿明光 郭建勋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