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12:34 来源:南方日报
第六期广州社会组织讲坛现场。周如南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新星 通讯员/周如南)近日,由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主办,广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交流中心承办,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广州公益慈善书院协办的第六期广州社会组织讲坛在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大楼开讲。知名学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世定教授做客本期讲坛,作题为“社会互动特征与社会治理结构”的主题演讲。
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王福军,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蔡禾和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国平担任点评嘉宾。慕名而来的广州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代表近百人与会并热烈交流。
据介绍,作为广州社会组织品牌项目,广州社会组织讲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已经连续举办6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来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探讨,充分体现了广州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也孕育了广州社会组织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良好生态。
刘世定首先启发大家要将目光投向中国社会治理研究的新途径。对怎样分析中国当代社会治理问题,他阐述了“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概念的差异及实践差异,并特别强调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大变迁之中”。
追溯影响中国当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思路,他认为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古典理论中的社会契约理论和国家建设理论研究思路;第二是把不同的治理结构放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来分析。
刘世定着重分析了“把不同的社会治理结构放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中”这一思路。对社会治理结构的新框架,刘世定提出了几种类型,包括政府一体化治理、以政府为第三方的治理、以社会组织为第三方的治理和非政府双边治理(双边自我实现治理),并分析了各种治理方式的相对优势及错位配置的后果。
他提到,以上治理类型的分类是一种纯粹的分类,而现实的情况通常是不纯粹的,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去研究社会治理结构。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治理中,混合治理占有突出的位置,特别表现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上。
在讲坛互动过程中,蔡禾与刘世定就相关问题交换意见并进行探讨。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