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千礁百岛 海蚀地貌

2014年12月09日08:13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千礁百岛 海蚀地貌

两岸摄影师在平潭海边拍摄

  “平潭岛,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这句平潭民间的一个顺口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平潭的石头资源之丰富。风高、浪大、潮差大、海洋动力作用强烈,造就了“半洋石帆”、“仙人谷”、“海坛天神”这一罕见的海蚀地貌博物馆,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前往。

  半洋石帆

  在平潭岛看澳村西侧200多米的海面上,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个礁石像一艘大船,两块巨石像两面鼓起的双帆,乘风破浪前进。这就是平潭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

  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东侧的一个高33米,周长57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周长39.9米。石柱的底部都近似四方体,直立在礁石上。

  “半洋石帆”是人们眼中的奇景,在地理学家眼中则是大海与岩石在漫长岁月中侵蚀与抗衡的结果。地理专家杨逸畴说,菱格状节理构造了花岗岩体的坚固性和不透水性,水和各种风化作用顺着节理透入,不断冲蚀。方块状的岩体开始向圆滑的外形转变,形成各式各样的石蛋地形。在石牌洋景区沿岸浅滩上,可以见到会开花的石头,岩体经过海蚀层层剥蚀,露出新鲜的核心部分,造就了花瓣繁复、含苞待放的巨大“花朵”,当地人把这种刻有“年轮”的石头称为“天地蛋”。

  仙人境

  在平潭精彩纷呈的海蚀地貌中,仙人境可以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在这个景区里有仙人峰、仙人阶、仙人谷、仙人井、通天柱等景点。

  仙人井是一口庞大的井状火山岩形成的洞,岩壁呈朱红色。这口井深47米左

  右,井口直径超过50米,潮涨时,海浪灌进井口,浪花击打着岩壁,喷起白色浪花,发出阵阵呼啸声。据《平潭县志》记载,潮水从这井底双洞涌入,“声如洪钟,响彻云霄,观者无不惊心动魄”,所以又有了“仙井吼涛”的美名。当合适的时机,海上风平浪静,可以驾小舢板进入井中,不仅凉爽,而且妙趣横生。相传八仙中铁拐李云游到此,夏日炎炎,觉得口渴难当,便用手中的拐杖在这山头敲出一个巨大的竖井,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仙人井。

  它的神奇就在于洞中有洞,历经大自然的精雕细琢,洞内形成高达9米的宝塔岩洞。地质专家推断,未来的百年内,随着海蚀作用的加剧,几个大的海蚀洞会越来越大,完整的仙人井也许不复存在,但也许会形成更为神奇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另一个景点——仙人谷看上去好像是用一把斧头把山体劈开。谷口开阔与大海相连,两侧绝壁峭立而上,挺拔垂直,裂缝处还有类似松树的植物附着生长。谷中铺满密密麻麻的鹅卵石,这是亿万年来潮起潮落的结晶。仙人谷与仙人井仅一山之隔,却一洞相连。如果是在夏季,风平浪静之时,游人可以从仙人谷岩壁攀越进入仙人井。坐井观天,井上吹来和风习习,美妙之极。

  海坛天神

  在塘屿岛南部,狭长的南中湾像一条轻舞飞扬的白练,盈盈地嵌在碧蓝翠绿的海湾之间,三面环海,狭长飘逸。“海坛天神”就静卧在沙滩上。

  其实,这是岛上的一座巨大的裸岩山丘,一面轻衔沙滩,一面以光滑峭的悬崖峭壁深临大海。其身长330米,体宽150米,胸高36米,是一整块巨型花岗岩风化构成,而这么大的巨石却能构成如此形象的天然人型卧姿,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天神的周围还有几处天然的人体造型。一处在海湾中,退潮的海面浮露出的光滑礁石形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天神。另一处在东边洋面的礁石岩壁上,开裂的礁岩上有一个像铁臂阿童木的“机器人”。

  在当地民间传说中,这是天神的化身。其战功卓著,功成身退,流连此地美景,酣睡千年未醒;又有传说是时适逢天庭变乱,其护主身死,一条条天然海蚀风化裂缝,颜色红褐,如蛇行过,就像是身上的刀剑伤疤。

  在南中湾东北边上的“八仙棋盘”又是一处奇景了。平坦的山岩之上八大块重过数十吨的巨石,形状各异,看不出与山岩连成一体,独自而立,却自然地围成一圈。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