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06:03 来源:重庆日报
小作坊的业主正在晾晒苕粉。 记者 彭瑜 摄
11月20日,武隆县土坎镇关滩村桐坝小组,隆祥农业公司电话响个不停——10多家经销商抢订他们生产的土坎苕粉。公司负责人傅伟说,手头还有80多吨订单等着交货。
“‘土疙瘩’变成了‘金粉丝’。”土坎镇党委书记邓伟告诉记者,两年前土坎苕粉可没这么抢手,是“龙头”公司带动60家小作坊做成了大产业,闯进了大市场——
没“准生证”
百年苕粉难登大雅之堂
土坎镇背靠大山、前临乌江,山高坡陡,红苕是当地主要农作物。手工加工苕粉成为当地农民绵延数百年的习惯,但多是自己吃,很少拿去卖。
后来,仙女山旅游环线公路建成,很多游客入住清水村农家乐,喊着要吃土坎苕粉,临走都要带走一大包,还有不少“回头客”。
(下转3版)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