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14: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富裕 循环利用秸秆变废为宝
本报讯(梁辰 记者姚建平)眼下粮食虽是收获了,但留在地里的秸秆却成了农民心中的“老大难”问题。对于秸秆的处理,农民历来都采用焚烧,不仅容易引发火灾,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如何让秸秆的使用更加科学,记者在富裕县见到了处理秸秆的新方法。
一台农机在收获完玉米的地里奔驰而过,所过之处秸秆都被卷起,再从农机后面“吐”出一捆捆四四方方的秸秆包——这就是富裕县丰硕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新引进的玉米秸秆捡拾打捆机作业时的场景。“有了这家伙,秸秆不用烧了,还能卖钱。每亩地能打出20包,按市场价格算,秸秆打捆这项就能给合作社增收近2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崔凤林说,因受天气和地形的影响,合作社还对难以打捆的秸秆采取科学还田处理。
目前,富裕县有近30台秸秆打捆机,每天工作量大约60亩地,可以打捆秸秆5万斤左右,随后销售到当地各养殖场。除此之外,这个县还与北京桑德环保集团签订协议,投资5.6亿元成立黑龙江富裕绿能生物质电力有限公司,计划明年10月份正式并网发电,届时,年可处理秸秆30万吨。
据介绍,这个县主要采取三种办法处理秸秆:秸秆还田后,可以使土壤更加肥沃;对养殖业,秸秆可以用作饲料原料;还可以直燃发电,是一种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对于今年秋收后秸秆焚烧问题,富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乡镇要组织力量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查,并通过机械力量积极实现秸秆还田和打包。
(来源:黑龙江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