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一场意外, 揭开27年“炎黄”之谜

2014年11月25日07:03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一场意外, 揭开27年“炎黄”之谜

  11月20日下午两点,张家港市人民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营业大厅里,一位老人在向云南鲁甸灾区汇去1000元捐款后,突发脑梗晕倒在地。人们立刻拥上前来,然而翻遍老人口袋,没有找到任何身份信息,只有3张汇款单,分别汇往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四川芦山县和云南鲁甸民政局。汇款人一栏,赫然写着“炎黄”。

  “炎黄!”一个让无数人牵挂了27年的谜团,在这一刻,因一场意外终于解开了。

  “炎黄”,一个找了27年的名字

  “炎黄!炎黄!”24日,江阴祝塘镇,原祝塘敬老院院长吴军政搓着手在家中来回走动,口中反复念着“炎黄”的名字:“27年了,你让我们找得好苦啊!”

  时光追溯到1987年6月28日。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一位中年人走进无锡汉昌路邮局,将1000元汇给了祝塘敬老院。汇款单上,老人只留下“炎黄”的落款,就匆匆离开。

  意外收到汇款的吴军政没有想到,“炎黄”从此会成为一个27年难解的谜:从1987年开始,此后每年“七一”前夕,祝塘敬老院都会准时收到一笔神秘捐款,汇款分别来自无锡、上海等地,但却出自同一人之手——“炎黄”。

  “炎黄”是谁?经过多方深入调查,人们发现,这个“炎黄”不仅给祝塘敬老院捐款,还曾向无锡革命陈列馆、烈士陵园、中西部革命老区、希望工程以及洪灾和地震灾区捐过款。 下转5版

  上接1版 同样的,除了“炎黄”的落款,汇款人没有留下任何身份信息。

  捐款,依旧一年年源源不断而来;寻找“炎黄”却没有丝毫进展。2006年,中央电视台国际中文频道还特意到江阴录制了一期《谁是炎黄》的专题节目。节目播出后,全国多个曾收到捐款的单位共同发起了“寻人启事”,但“炎黄”始终没有现身。

  虽然一直没找到“炎黄”,但在江阴祝塘镇,人们建起了“炎黄”陈列馆,组建了“炎黄”志愿服务队,一批又一批的普通人积极参与扶危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

  儿子惊讶,“炎黄”竟是朝夕相伴的父亲

  27年过去了。就在人们开始慢慢淡忘的时候,“炎黄”却以一种极其偶然的方式,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1月20日那天,老人晕倒在张家港市邮政储蓄银行大厅后,处警的张家港市城东派出所民警许栋超经反复查证,确认这位老人就是人们找了27年的“炎黄”!

  “接到电话的那一刻,真的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苦苦寻找了多年的‘炎黄’就这么从天而降了;惊的是,‘炎黄’原来一直在我身边。”吴军政感慨地告诉记者。

  “炎黄”本名张纪清,今年74岁,是祝塘镇一位普通的退休会计。吴军政说:“这么多年,我们找了几轮,还和他面对面地讨论过这事,可他愣是一个字没透!”

  得知父亲就是亲友乡邻们心心念念的“炎黄”,张纪清老人的儿子张虎大呼意外:“父亲经常给贫困地区、灾区捐款,可他就是‘炎黄’,我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

  “炎黄找到了!”连日来,在敬老院、希望小学、烈士陵园和革命陈列馆,人们重新翻出一张张写着“炎黄”的汇款单,诉说着与“炎黄”的渊源。

  一拨拨曾受到“炎黄”资助的陌生人,也先后从无锡、上海、宁夏等地赶赴江阴。他们风雨兼程,只有一个心愿——亲口对“炎黄”说声谢谢。

  大家都把这个事情继续做下去,我就满足了

  “炎黄”现身后,感谢和崇敬,如潮水般涌向了江阴花园新村那间不足70平方米的老旧公寓。24日,刚刚从医院返回家中的张纪清老人,面对媒体的采访,言语平静:“我没有多大的能力,没有多高的文化。我做的都是些小事,无非是做的时间长一点而已。”

  上世纪80年代,张纪清曾是祝塘镇上最早的万元户,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捐款捐物,但直到1987年才真正使用“炎黄”这个化名,有时还用“黄炎民”的化名。对于“炎黄”这个身份,除了老伴,老人谁也没说。

  为了保密,每一次捐款,老人总是找离家较远的银行办理;有时,甚至多次特意坐车跑到外地去汇款。即便这次在张家港摔倒“暴露身份”后,面对各方的反复求证,他依然“三缄其口”。

  27年,“炎黄”一共捐了多少钱?面对公众一次次的追问,张纪清老人始终闭口不提。“不是老人记性不好。”儿子张虎悄悄告诉记者,老人会计出身,一生严谨仔细,每一张汇款单都好好地保存着,但从来没有向外人透露一点。

  “这么多年,他一直不公开身份,不想以恩人自居,也不想让被捐助人有心理负担。”张纪清老人的老伴告诉记者,退休后,老人的收入并不高,一开始每月只有78元的退休金和500元的失地农民补贴,有时钱不够,为了多捐点,他就把老伴的退休金拿来,加上子女平时的孝敬补贴,“除了必要的家用,几乎全部捐出去了。”

  从医院回到家,张纪清躺在床上,身体依然很虚弱:“将来,等我离开了,我的子女,我的乡邻,还有许多听说过‘炎黄’的人,都把这个事情继续做下去,我就满足了!”

  本报记者 郑焱 马薇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