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缘结大黄鱼

2014年11月06日08:05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缘结大黄鱼

  他推动了我国“以大黄鱼等多种类为代表的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被誉为业界称为“大黄鱼之父”。他同大黄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30年。他就是宁德市渔业协会名誉会长刘家富。

  刘家富出生于连江县黄岐半岛的一个渔村,1964年考上海水产学院渔业资源专业。上世纪70年代江浙渔场难觅大黄鱼踪影之时,他萌生了开展人工繁殖以拯救大黄鱼资源的设想。1981年他深入淡水苗种场学习“四大家鱼”人工催产技术、搜集国内外有关海水鱼类人工繁殖与增养殖技术资料,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调查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情况,1985年春经立项研发大黄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从1985年起,他带领团队,顶着风浪,“游弋”于官井洋,寻觅大黄鱼临产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并保活驯养其野生鱼,构建人工繁殖的基础亲鱼群体。历经5年,突破了大黄鱼亲鱼培育、人工催产、自然产卵、仔稚鱼培育等关键技术,于1990年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全人工批量育苗。上世纪90年代后,他提出“深化养殖技术研究,建立闽东大黄鱼养殖支柱产业”的宏伟计划。在缺少资金、设备情况下,他主持注册了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试验场作为大黄鱼养殖技术研发基地。在经历了“破船作住房,土坑为苗池,毛竹当水管,木塞做阀门”的艰辛历程后,于1995年攻克了大黄鱼多季人工育苗和规模开发桡足类作为苗种技术,解决了养殖大黄鱼的生长速度慢的难题,确立了网箱和池塘养殖技术与工艺,为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历经30多年不懈努力,刘家富主持在大黄鱼主养区宁德市构建立了包括产业发展规划、标准化与品牌、原良种繁育、养殖病害防控、环境监测与产品检测、产品加工、技术培训、产业信息、行业服务等较为完善的大黄鱼养殖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了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并向省内外辐射,把濒临资源枯竭的大黄鱼开发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2013年,形成了年育苗量超17.6亿尾、养殖产量10.5万吨、总产值110.5亿元的大黄鱼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带动了渔网具制作、饲料供应、交通运输、内外贸易、土木工程、水产加工、旅游休闲、技术服务与劳务诸多相关行业发展与。其养殖技术工艺已被广泛借鉴应用于我国其他30多种海水鱼类开发,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具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其“大黄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成果经鉴定属国内外首创,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刘家富先后获省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杰出科技人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科技工作者之家16

(来源:福建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