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破解“信访不信法”困局还须坚持依法治访

许 尧

2014年10月22日14: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据新华网)

长期以来,信访一直是基层群众向党和政府表达自己诉求、提出意见建议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在一些地方,老百姓过分热衷用信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将法律丢在了一边,“信访不信法”,在某些老百姓眼中,“访”甚至大过于“法”。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值得重视,依法治访应当成为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方法论。

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上访人法律意识淡薄,不懂依法维权,有的是因为依法维权的渠道不通畅,最终也只能选择“上访”这种最原始、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有的是因为一些人信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罔顾法律规定,妄图利用“进京访、告御状”和“群体访”的方式给地方政府和官员施压,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一些基层政府官员缺乏法治思维,片面强调“不出事”和“保稳定”,有的采取非法手段限制信访人人身自由甚至对信访人打击报复,授人口实;有的对来信来访不管是否正当合法,一律采取给钱给物的方式进行安抚,逆来顺受,以求息事宁人,助长了一些人“闹访”和“缠访”的现象。

信访工作也是一件民心工程,它一头连着老百姓,一头连着党和政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充分维护,关系着党和政府的亲民为民形象是否得到群众拥护,只有坚持做到依法治访,才能让群众通过信访表达正当诉求和意见建议的行为回归正常,只有坚持做到依法治访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实困局,也只有坚持依法治访,才能让信访工作在密切党群关系、树立为民形象、凝聚民心民力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依法治访,基层官员要帮老百姓树立依法维权“不闹事”的意识。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完善群众法律救济渠道和方式,引导老百姓依法合理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坚持依法治访,基层官员要有依法行政“不出事”的责任心。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合理行政相结合,用合法性保障行政行为的正当性,用合理性提升行政行为的群众满意度,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发生的可能性。

坚持依法治访,基层官员还应有依法处置“不怕事”的担当精神。对待信访案件,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受理办理,及时向信访人反馈办理结果;对非法“闹访”、“缠访”等行为,要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对非法上访行为和不合理、不合法诉求坚决说“不”,杜绝信访权利被滥用现象,营造守法依法、风清气正的信访工作环境。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老百姓“信访不信法”也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所面临的尴尬境遇的一个缩影,坚持依法治访,用法治手段破解“信访不信法”困局,也考验着各级基层政府和官员的勇气和智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