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楠楠
“衣冠禽兽”,是一个极具“重量级”和“杀伤力”的“国骂”成语,不到愤恨之极,人们不会轻易说出口。回顾该成语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不免让人深思!
“衣冠禽兽”一词来源于明代官员服饰。根据品级不同,文官服饰绣仙鹤、锦鸡、孔雀……武官袍服绘狮子、老虎、豹子……花团锦簇,甚是耀人眼目。也由此产生“衣冠禽兽”这一饱含令人羡慕的词语!然而,到了明朝中晚期,乌烟瘴气的宦官专权,民不聊生的政治腐败,导致官员腐败、鱼肉百姓现象成为“常态化”,随之而来的是官员名声越来越臭,老百姓甚至视官员为盗匪瘟神!原本令人羡煞的成语逐渐与“衣冠枭獍”合流,转身一变成为老百姓痛斥贪官污吏的贬义词!“枭”与“獍”相传是吞吃其父母的恶兽,而贪官污吏在欺压百姓身上,相比起恶兽可谓是犹有过之而不及!
“衣冠”者,“权力”也。官员之所以能贪污腐败,不外乎身披权力“外衣”!人民赋予官员权力,目的是为了造福百姓,回馈社会!然而,一些不法干部表面上大谈群众路线,背地里却干着“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等违反党纪国法的不耻勾当。回顾自十八大以来落马官员,以原广东市委书记万庆良为例,在被查处的前一天,还在民主生活会上大谈“三个明确”、“四必谈”、“不怕辣”一类的“掩耳盗铃”之谈,真可谓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严打腐败,剔除党内“蛀虫”,是确保与群众“心连心”的有效前提!
思民之所想,办民之所需。加强党内作风建设,是让干部返璞归真的思想进步,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坚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严肃党内生活,是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党历经93年风雨岁月,之所以能成长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之所以能领导13亿中国人民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归根究底,是因为我们党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的走群众路线。
73年前,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掀起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整风运动。“惩前瑟后,治病救人”,不仅仅是那个战争岁月的主题,更应该是伴随我们党成长历程中永恒不变的话题!73年后的今天,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人从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入手,本着“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壮士解腕”的决心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反腐风暴。一日9名官员落马,让外媒感受到新一届领导人的新“风气”;立足实际,破除正派能干、踏实肯干干部头上“逆淘汰”的魔咒;破除利益关系网,以“真刀真枪”,彰显制度“本色”;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取经,还原干部“亲民为民”本质。在这次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党用“血淋淋”的现实,为干部提了神、醒了脑、充了电、补了课,让“为民、务实、清廉”融入干部言行,让群众不禁感叹我们的干部一直都在。
群众路线无终点,作风建设在路上。在这场反“四风”运动中,我们党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群众中87.3%的认可是对我们此次活动的最大支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即将落下帷幕之际,我们不能被成绩所迷惑,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问题整改还未到位,治病良药还未发挥!我们要有骆驼的毅力,把作风建设长久走下去,让教育实践活动的精髓飞入“寻常百姓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彻底断绝“枭”、“獍”的生存环境。以绵绵之力、久久之功,将教育实践活动常效化、制度化,“衣冠禽兽”才可回归“原味”!